自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發後,各國的衛生及經濟體系,受到最直接的衝擊,為了避免過多與人間的接觸,多數商家與學校,選擇讓員工在家上班,讓學生在家進行遠距教學。
一場世紀大瘟疫,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其中最新研究指出,有超過80%居住在英國的604位參與者,表示自己在封城(lockdown)期間,對於時間的感知,發生了變化!
內容目錄
甘安捏?先談談我們如何感受時間!
在日常生活經驗中,我們總會覺得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的感覺,而這件事其實就說明人的情緒狀態,會影響對於時間的主觀速度知覺,也就是時間流逝的判斷(Passage of time judgments,POTJ),我們可以感覺時間流逝,是比正常更快或更慢,甚至是相同的狀態。
再加上,過去的研究發現,人對於時間的主觀速度,會受到生理、執行作業(task) 的認知負荷所影響。也就是說,當我們在執行熟悉,或是認知負荷低的作業時,會覺得時間過得比較慢,但執行作業的複雜性越高,我們就需要越全神貫注,此時也會就會覺得與時間流逝更快。
試想一下,如果今天我們需要做得事項變得越來越多,超出認知負荷,人對於時間的感受會變快,還是變慢呢?
好像有點難猜,不如換個真實情境,疫情前,本來規律地到公司上班,為了因應防疫,此時在家工作的你,需要花更多時間聯絡團隊,而你還需要張羅遠距教學孩子的午餐及作業等事項,情緒層面更擔心是否會面臨被裁員、資遣等失業風險,這樣你有答案了嗎?
公佈解答:我們會感覺時間過得「更慢」,因為這些日常事項的變化,已經超出我們平常所面臨任務的認知負荷!
封城的英國,給心理學家靈感研究「時間」
從上述我們可以知道人在理解時間的主觀速度,會受到情緒、生理狀態,以及執行作業的認知負荷等因素影響,而在英國封城期間,相關限制也導致大眾的日常生活產生大幅度的變化,也讓英國心理學家奧格登(Ruth S. Ogden),想進一步了解人在這段期間對於時間的主觀感受是變快、變慢,還是沒有變呢?
因此,研究者設計一項線上問卷,包含基本的人口統計、憂鬱及焦慮量表的簡短版本、主觀工作量表、日常社交互動的滿意度等,以及最重要的時間主觀感受的兩項問題,想著今天和本週,與正常情況相比,時間流逝的速度有多快,並用7點李克特量表進行測量(1.極慢,2.比正常慢一些,3. 比正常慢一點,4.正常,5. 比正常快一點,6. 比正常快一些,7.極快)。最後,蒐集到604份居住在英國地區的民眾的問卷。
時間變快,還是變慢了?
研究的結果顯示,確實發現人在時間的主觀速度上產生了變化,但是不是所有參與者都朝同個方向扭曲(也就是都感受更快或更慢),從下圖則可發現,與正常情況相比,在本日和本週的兩種時距中,都有人報告自己感受到的時間速度是變快、變慢,或是正常的情況。
其中研究也發現,光是在一天和一週的兩種區間內,就有不同的預測變項,影響人對於時間的判斷。以一天來說,年齡、社交滿意度、壓力和認知負荷的四種變項,可以預測人對於時間變化的感受,也就是當年齡越大,社交滿意度低,壓力增加,工作量減少,一天的過去越來越緩慢。
而一週而言,則是年齡、社交滿意程度的兩種變項,可以預測人們對於一週時間的變化,年齡越小,社交滿意度越高的參與者,似乎更有可能經歷時間流逝更快,反之亦然。
參考資料
- Larson E, von Eye A. Predicting the perceived flow of time from qualities of activity and depth of engagement. Ecological psychology. 2006 Apr 1; 18(2):113–30.
- Ruth S. Ogden. The passage of time during the UK Covid-19 lockdown. PLOS ONE, 2020; 15 (7).
- Wearden J, O’Donoghue A, Ogden R, Montgomery C. 14 Subjective Duration in the Laboratory and the World Outside. Subjective time: The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of temporality. 2014 Apr 4:287.
- Wearden J. The psychology of time perception. Springer; 2016 Jun 9.
- Wearden JH. Passage of time judgements.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15 Dec 15; 38:165–71.
- Wearden JH. The perception of time: basic research and some potential links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Language Learning. 2008 Dec; 58:14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