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讀物, 心理科普

書評《成功心態》:邁向成功人生,真的只需要這 4 種心態嗎?

成功心態

成功心態,天下文化

心態對於成功,真的有這麼重要嗎?成功,真的有關鍵致勝的心態嗎?關於這些疑問《成功心態》(Success Mindsets)基本上都回答了這些問題。除此之外,還想擁有更好的職涯或人生,需要的四種心態,該如何做也提供簡單明瞭的實踐方法。

成功心態》文案上有微軟全球必讀書《心態致勝》進階實踐版。確實,它真的都以許多實用的方法,讓人練習邁向成功人生需要的四種心態。分別是成長心態、開放心態、進取心態,以及向外心態。

過去,我在閱讀杜維克教授的《心態致勝》一直對這個問題感到疑惑。學界其實對成長/定型心態的概念,也有不同的聲音。畢竟過於簡單將個人成功的要素,劃分為兩種。

但是,在閱讀《成功心態》的過程裡,這個問題依舊繚繞我的腦中。

後來,看到最後一大章節,談〈向外心態〉時,我突然經歷了Aha moment,如果從社會心理學的歸因(attribution)的角度來想,我更傾向認為心態是一種看世界的方式,而不是這樣做一定會(世俗所定義的那種)成功。

這本書的作者高佛森(Ryan Gottfredson)是現任加州大學富勒頓分校米海羅商務與經濟學院領導與管理學教授。在整本書中,他穿插許多自己的經驗,或心理學相關研究,讓讀者更清楚了解心態會如何影響我們面對、解決問題等。

作者Ryan Gottfredson手裡拿著繁體中文版的《成功心態》,取自Ryan Gottfredson推特

成長心態:相信人的能力和才華,是可以後天努力的

你覺得人的能力、才華和智力,是可以透過努力和經驗的累積,而有可能會改變的嗎?

這其實就是史丹佛大學教授杜維克(Carol Dweck)所提出的「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和「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的理論。她也出版了《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深入探討兩種不同的心態,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學業、工作,甚至是人生。

簡單來說,擁有「成長心態」的人,認為能力可以靠後天學習,而達到更優秀的境界。在面對失敗或出現任何問題時,他們會認為這是一個成長、學習的機會,抱持樂觀的態度來修正、解決問題或挫折。

Photo by Jon Tyson on Unsplash

擁有「定型心態」者則會覺得能力、智商等一出生就已經定型了,在怎麼努力根本都無法改變。害怕自己失敗、很努力地去達到自己的目標等都是定型心態的特徵。

換句話說,成長心態,基本上圍繞在一個核心的概念,那就是「解決問題」。

你如何定義在學業、職涯等人生中出現的問題,而擁有成長或定型心態的人,在解決方式上會採取大相逕庭的策略。失敗,是學習成長的機會,還是一種丟臉、恥辱的象徵呢?這件事,其實可以由自己定義。

延伸閱讀:如何擁有「成長心態」?3步驟讓你不再我就爛、邁向成功

開放心態:接納自己的觀點不一定是對的

我們多少會期待,自己在是對的,在別人眼中是成功、優秀的。像是,在團體報告、開會提案中,會認為自己所提出的建議,會被大家喜歡,被大家採用,在不知不覺中漠視其他人的意見。這其實就是作者所定義的封閉心態。

作者也加以解釋開放心態,就是從原先封閉心態中所抱持「我是對的」,過渡到「我怎麼知道我是對的」。

多數人會對於自己的想法、論點都會有種愛不釋手,覺得這是世界上最棒的點子。其實,這就掉入心理學中「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的陷阱裡。

Photo by Gabrielle Henderson on Unsplash

也就是說,人傾向選擇性地蒐集、記住對自己有利的事物,並忽略會對自己不利或矛盾的資訊,來支持自己的論點或假設。

之前,大學教授就曾經分享過他在做研究的時候,幾乎每個環節,他都會質問自己還有可以推翻假設的解釋嗎?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自己不要落入確認偏誤。因為當蒐集各種證據來支持自己的假設,反而會忽略了可以推翻假設的證據。

這其實就是一種開放心態。了解到自身的觀點可能是有錯誤的,也很樂意問問題,來檢視自己的假設是不是正確的,尋找和自己不同觀點,是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同溫層舒適但危險的主因。

進取心態:為自己訂下明確的宗旨和目的地

你是人生中的乘客(預防心態),還是駕駛(進取心態)?

接著,作者就提出預防心態和進取心態的差別。再往下講之前,先拋個問題,沒有生病,就代表身體健康嗎?

話好像也不是這樣說,畢竟身體有異樣,但不到生病的程度,身體也不算是健康狀態。所以如果某件事沒有發生、或是時刻預防它不發生,不代表和這件事的反面事情會發生。

舉例來說,「避免失敗」不等於「追求成功」、「避免不好的事物」不等於「創造美好的事物」,因為這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

Photo by the blowup on Unsplash

但是在組織或個人中,預防心態卻常常存在在我們的決策中。當選擇維持現狀、不設定目標時,人就容易切入到慣性狀態,待在舒適圈裡頭。

你上次設定目標是什麼時候呢?

進取心態更著重在為自己設定目標,追求不同面向的自己,畢竟不冒險、不承受風險,就難以有突破和成長。而雖然過程中會有失敗和挫折,但持續學習是這段過程中最棒的事物。

延伸閱讀:書評《複利效應》:拆解5步驟的老派成功法,幫你年年完成新年計畫 

作者也提到,想要培養進取心態,可以試著在每天寫下感恩日記,3 件讓你覺得很感恩的事,一句自我肯定的話;以及聚焦行事曆,確保你每日任務都有連結到長期目標。

Photo by Estée Janssens on Unsplash

向外心態:尊重別人已經做到最好版本的自己

關於你擁有的是「向內心態」,還是「向外心態」,其實取決於你如何看待他人是「物品」,還是活生生的「人」呢?

這樣說,可能有點抽象不好懂。換個心理學的方式來說,就是我們如何對行為進行歸因。比較常見的歸因,可以用海德(Fritz Heider)在1958年提出的歸因理論來說明。

主要可以分成兩種歸因方式,分別是內在歸因(internal attribution)、外在歸因(external attribution)。

Photo by Razvan Chisu on Unsplash

內在歸因,又可以稱作個人歸因。指的是我們在解釋行為時,會以性格、能力、態度、人格、情緒、努力程度等內在因素來歸因。舉例來說,像是他可以得到現在的成就,其實他也付出相對地努力。

外在歸因,也能稱作情境歸因。和內在歸因的差異就在,會以外在原因像是環境、運氣等因素來解釋。像是別人可能拿到一家夢寐以求的OFFER時,有人就會說他可能剛好很幸運等等的。

但我們都知道,只要是人一定會有偏見、盲點。所以,人在歸因上,也會存在偏誤的。

常見的基本歸因偏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就是當我們在解釋別人的行為時,往往會過度重視內在因素,也就是說會認為對方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反而容易忽略外在等情境因素。

成功心態》作者就在書中提到,其實只要換個提問方式,你或許對眼前的家人朋友、同事,或是陌生人有全然不同的看法。那就「如果別人現在的狀態,已經是他們盡力而為的樣子了,」你還會想責怪他們不夠努力、不夠負責嗎?

或許,答案是不會。而你也正在把對方當一個活生生的「人」看,試著對別人的成就,進行內在歸因,也會讓你對自己有不同的看法。這也是我正努力嘗試的。

Photo by Helena Lopes on Unsplash

認為別人盡力而為的人更相信他人的價值,也更相信自己的價值,」書中引用《脆弱的力量》作者布朗(Brené Brown)的研究指出這個有趣的現象。

在《超級思維》裡,提到一個增加自己同理心的策略性模式,那就是「最尊重的解釋」(Most Respectful Interpretation,MRI)。試著用最尊重的方式來解釋眼前的情況,不要急於指責,仔細想想這是不是對對方公平的假設。

像是對方已讀,但遲遲沒有回覆你。或許,他可能忙於某些重要的事情,而忘記回覆你,如果很緊急,你可以再傳訊息問問對方。

這讓我想起在葛莉塔潔薇 (Greta Gerwig) 第一部執導的劇情長片《淑女鳥》(Lady bird)有段對白。媽媽在試衣間外對著淑女鳥(她女兒)說:「我想要你盡可能的成為最好版本的自己」。

但她回答,「如果這已經是我最好的版本了呢?(What if this is the best version?)

延伸閱讀:影評《淑女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淑女鳥!
「如果這已經是我最好的版本了呢?」。電影《淑女鳥》劇照

要肯定自己的好,對許多人來說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我們對於不好、還可以更好,總有一堆想法,但似乎會忽略自己曾經完成過的小成就。

或許,下次可以反問自己「那麼最好自己的版本是長什麼樣?」,而你現在和他距離多少。認真想一下這個問題,你會逐漸覺察到自己還不錯、沒這麼糟的地方。

後記

我蠻喜歡這本《成功心態》的,某種程度它解答我對於心態上的疑惑,尤其是最後一大章節談〈向外心態〉的部分。有時候,朋友總會覺得自己不夠好、怕停下來的自己會很廢,但如果繼續追問那你比較的對象是誰?多半大家都答不上來,或是開始列舉其他人做到了一些很厲害的事。

我一直蠻喜歡「最好版本自己」的概念,如果你比過去版本的自己更勇敢一點,做了一些很不一樣的事,就是一種小小的成就阿,我會二話不說把它紀錄在我自己的成就清單中。對,我有個NOTE專門在紀錄小成就。

時間久了,你會忘記自己做過哪些很有趣的事,或是從別人口中認識到原來這樣的自己會很酷、很厲害等,記下這些看起來零星的片段,會讓你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