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感上,覺得這半年來與科技相關的資訊/內容,多到快要被資訊洪流沖走。
於是,開始用了稍後閱讀應用程式 Readwise Reader,覺得閱讀體驗太讚了吧。
再加上,趁著端午連假讀了《打造第二大腦》,也讓我對於個人知識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簡稱PKM)有更多了解。
以下內容會介紹:Readwise 的成立故事、產品願景,以 PKM 為核心的軟體想要解決哪些問題等。
如果看了覺得心癢癢,很歡迎使用以下連結免費註冊,可以享 60 天試用(原官網試用只有 30 天):https://readwise.io/vh-reader/
內容目錄
作為 PKM 的軟體,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用來作為 PKM 的軟體,像是以資訊中繼站 Readwise,再到筆記軟體服務 OpenAI Startup Fund 投資的 Mem,或是 Notion 等,通常會主打幾個他們想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用戶存在的痛點:
- 人能夠處理的資訊正在超載:現在人們每天瀏覽的資訊如果以報紙來換算的話,相當於174 份報紙的全部內容。這數字是 1986 年的五倍。如何篩選有用的資訊?如何記錄下這些資訊?是這些軟體想要解決的重點。
- 搜尋與工作相關的資訊,耗時、耗錢:Gartner 的數據指出,「專業人士平均需要花上 18 分鐘,才能找到檔案。這使得每位員工在生產力效益上,損失約 3900 美元
- 大腦是用來思考而非記憶的:這通常是「外延心智」(extended mind)、「第二大腦」((second brain))強調的概念。透過筆記或 PKM 等相關的軟體,打破人類原有的記憶限制,建立一個獨立於個體存在的資料庫(心智),讓人能夠更專心思考。
稍後閱讀 Readwise Reader
如果有在嘗試想要建立 PKM 的讀者,可能有聽過 Readwise。其中最常被大家討論的是 Readwise Reader 這項軟體。
他們對外的介紹是:「它是個經典稍後閱讀的應用程式,但它是更強大且更靈活的版本」如果你使用過 Instapaper 或 Pocket,它就像那些一樣,只是它是為 2021 年及以後打造的。
用「中繼站」會更好理解 Reader 在資訊蒐集、整理的兩個環節所扮演的角色。它可以把所有資訊整合(bundle)到同個地方、在 Reader 中可以更容易劃記、筆記,讓人更方便搜尋到過去留存的內容。
總之,這個聽起來很不 sexy 的產品,卻是我今年很愛的軟體。
接下來會介紹他們的成立故事、從閱讀目的、閱讀歷程,尋找關於 Reader 的產品定位。
成立故事:不募資、專注改善閱讀體驗
Readwise 的發展歷程也很有趣。他們不跟 VC 拿錢的募資路線,而是選擇用當前收入作為現有業務資金的 Bootstrapping。(這單字直譯是「靴子的鞋帶」,延伸有「自助、不求人」意涵)比起用未來利潤作為募資的交換,他們想要建立一群快樂的使用者們。
共同創辦人 Daniel Doyon 和 Tristan Homsi 分享背後原因:
- 市場不夠大,對 VC 沒有太大吸引力:對 VC 而言,和社群媒體或交通相比,非小說類電子書市場並不是很有吸引力。當時,他們預估美國市場的目標使用者大約數十萬。對 VC 而言這市場太小了。
這是 2018 年的敘述,他們將 Readwise 的市場定位在「非小說類電子書」中。如果你是熟悉 Readwise 的用戶,可能會覺得有點疑惑這定位。(沒關係,我也是。)
到了 2021 年,他們重新定義了用戶輪廓和市場。這部分稍後也會再談到。
拆解閱讀的終極目標:娛樂、改善
從 2017 年開始他們打造 Readwise,到 2020 年底決定建立屬於自己的閱讀應用程式 Readwise Reader,背後都有個很重要的動機:改善閱讀體驗。會有 Reader 的出現,主要是來自用戶的強烈需求。
「改善閱讀體驗」這想法聽起來很抽象,但先回到為什麼我們而讀?Doyon 和 Homsi 不再以小說或非小說的類型作為分類,而是以目的來二分:「為娛樂而閱讀」(reading for entertainment)、「為改善而閱讀」(reading for betterment)。
- 為娛樂而閱讀:閱讀的終極目標就是尋求快樂。常見案例有:看小說、翻閱報紙或雜誌、點閱網路文章等。這類型的閱讀習慣,實際上已受到科技的改變:社群媒體。它的核心就是娛樂。
- 為改善而閱讀:除了娛樂之外,更多時候閱讀和改善、增進某方面的能力有關。雖然閱讀過程中是愉悅的,但尋求快樂並非最終目的。可能是想要研究特定領域知識、寫下工作備忘錄等。這成為 Readwise 真正關心的事。
為什麼要改善閱讀體驗?Why Now?
閱讀的需求確實存在,不過閱讀體驗存在哪些痛點,讓他們決定要改善閱讀體驗?以及,為什麼是現在?
在討論稍後閱讀這類產品,通常會把閱讀分成 3 大部分: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後。理想上,如果在每個階段都追求 2 倍的效率,就會出現 10 倍速的複利效果(實際上要是 2.15 才對)。
從 3 大部分來看,每個環節都存在著一些閱讀體驗的痛點:
閱讀前:解決資訊過載的問題
- 資訊散亂在各處,缺乏整合所有資料的地方:一個人的資訊源可能有專門收電子報的信箱、社群網站的一人群組、RSS 閱讀器、備忘錄、本機桌面等。
- 資訊太多、沒時間看;難以分類:資訊不容易分類,以優先順序而言,包含優先看、稍後看,或是直接封存。以資訊類型來說,某些資訊應該同屬一群,但散亂在各處的資訊,很難被確實分類,未來要使用也很難找到。
閱讀中:更加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 資訊不容易劃記、筆記:在閱讀過程中,可能會因為某段落產生了新想法、問題,但通常過去用過的 Instapaper 或 Pocket 都不是很好可以做到劃記與筆記。
- 無法輕易搜尋到自己寫過的筆記、劃記重點:通常可以在搜尋引擎上搜尋到想要的資訊,但那些自己所寫的筆記或想法,更難找到,隨著資訊存放在不同地方,也必須在不同地點重複尋找。
閱讀後:解決容易遺忘的痛點
- 花了一堆時間閱讀,卻幾乎忘了所有東西:這是他們最喜歡談的問題。為什麼人們花 10 個小時讀一本書,卻忘記了我們當下所理解的所有東西?為什麼軟體不能幫助我們內化那些我們想要應用到個人和工作生活中的東西?
以上,是各個在閱讀體驗環節中會碰到的痛點。他們認為,雖然科技成功地顛覆了出版和發行模式,但閱讀體驗仍然沒有改變。數位圖書或資訊,只是將單詞從印刷頁面移動到螢幕上。
但為什麼是現在,他們的答案也很有趣。「電子閱讀的基礎設施已經花了十多年建置,下一步是要為閱讀體驗帶來真正的創新。」改變閱讀體驗的產品,正是 Reader 。
如何打造產品?AI 如何融進去?
花了很多時間談他們的故事和對於閱讀歷程的思考。接著,就來談談他們如何從這些想法中建構 Reader。
以「資訊中繼站」的角色,解決資訊散亂在各處的痛點。只要貼連結、上傳資料,或是訂閱 RSS 等,它就能把所有資訊彙整再一起。此外,使用 GPT-3 建立 Invoke GhostReader 的功能,來讓用戶可以請它直接簡單摘要、問文件問題等。這是我覺得蠻讚的功能。
如何讓用戶在閱讀過程中,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筆記、劃記更容易。直接在段落旁邊新增註記,也不用擔心看完靈感也消失了。
最後,在閱讀後的環節,他們的解法很有趣。要記住東西,那就要先從減少遺忘開始。所以,Reader 保留所有你的閱讀內容與筆記,也讓他們更容易被搜尋,設定標籤讓這些資料變得更容易找到。
如果說 Readwise 是資訊彙整的中繼站,那筆記應用程式就是終點。常見的有 Mem、Heptabase、Notion、Roam Research 和 Obsidian 等服務。
在先前,有討論過 Mem、Heptabase 兩家新創,礙於篇幅有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再深入閱讀了解。
如果看了覺得心癢癢,很歡迎使用以下連結免費註冊,可以享 60 天試用(原官網試用只有 30 天):https://readwise.io/vh-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