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筆記, AI, 商業筆記, 生產力

AI 筆記軟體 Mem,能用 AI 解決哪些筆記痛點?

Mem

Mem

自從閱讀完《卡片盒筆記》,加上研究了筆記軟體 Heptabase 後,都讓我對生產力軟體有了更多的興趣與好奇。

剛好,最近有一大重心放在閱讀與 AI 相關的資料上。現今 AI 技術已趨於成熟,將它應用在筆記上,會有什麼樣的改變,解決過去筆記軟體無法解決的痛點?回到商業本質上,結合 AI 技術真的能夠帶來更多價值與收益嗎?

可以回答以上問題,可能是 OpenAI Startup Fund 領投的第一家新創「AI 筆記軟體 Mem」。領投金額 2350 萬美元、投後估值為 1.1 億美元。

延伸閱讀:筆記救星 Heptabase:結合 Notion & Figma 優點提高生產力

OpenAI Startup Fund 投資搭上 AI 浪潮的生產力工具

無論是生成式 AI (Generative AI,這也是 Mem 的一大賣點 ),或是透過 GPT-3 等模型,協助人類撰寫文章、筆記等的 AI 應用,都圍繞在一個大命題下:「提高生產力」。

同時,這也是專注投資 AI 項目 OpenAI Startup Fund 的目標:加速企業使用 AI 來提升生產力。或是更廣泛地說,提高人類潛能。

特別的是,入選 OpenAI Startup Fund 的團隊,不僅能獲得資金外,還能讓提前使用 Microsoft 新 OpenAI 系統和雲端運算平台 Azure 。這成為他們能提供給新創團隊的競爭優勢。

能夠帶動這股 AI 應用熱潮,尤其是在生成式 AI ,主要還是基於 AI 模型的成熟度。透過 AI 讓人撰寫行銷文案、文章變得更有效率。或是,只要用語言描述,不到幾分鐘的時間,就能生成出不同圖像和影片。

最終,AI 有很大的機會走向「普及化」的狀態,目前生成式 AI 正是如此。(只是少部分狀況下,需要課金)

未來 AI 大概可以分成兩類型的趨勢。第一,AI 科學家專門去解決那些非常困難的問題。第二,讓 AI 成為大眾都能使用。

延伸閱讀:Generative AI 目前發展?將如何維持競爭優勢、未來挑戰?

Mem 透過 AI 整合個人訊息,在對的時間點提供你所需資料

2019 年,Kevin Moody 、Dennis Xu 共同創立 Mem。一開始,他們的願景是「想要重塑用戶個人訊息在互聯網上的移動方式,而且這些數據是可以整合在一個工具中。」

如果上述這段願景有點難懂,不妨可以想像一下,當我們遇到不懂的事,大概會打開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找到合適的解答。

假設今天你要找的是你個人訊息,像是我上次吃了哪間餐廳、大學某堂課筆記等與個人高度相關的資料時。要如何做到擁有這樣的資料庫、可以找到符合用戶期待的資料?

「Mem 使用強大的 AI 技術,可以提高知識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同時管理 OpenAI Startup Fund 的 OpenAI 營運長 Brad Lightcap 表示。

在《The Verge》中,兩位共同創辦人表示,按照這樣的想法,似乎都導向要打造一款筆記軟體。同時,他們也很清楚這不會是筆記軟體,他們打造的產品更像是「私人訊息協議」(protocol for private information)。

Mem 是種「個人知識管理應用」。簡單來說,傳輸一切對你重要的訊息(你的電子郵件、行事曆、會議記錄,或通勤時的想法)。並且,透過 AI 將它自動整合這些資料,讓搜尋變得更加方便、精準。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提供可能和某個人相關、合適的資訊給用戶。

此外,Mem 也積極透過生成式 AI 技術,拓展不同層面的應用。像是推出 Mem It for Twitter,幫用戶將儲存過的連環推文( threads),生成出摘要、推薦相似連環推文。

或是,Mem 內建的工作幫手 Mem X,它增加了智能寫作、智能編輯的功能,可以透過 AI 生成出文字提示、文件摘要、為文件下標等。

Mem
Mem
延伸閱讀:Generative AI 掀起熱潮,但為什麼是現在?

這場生產力競爭,Notion 等其他競爭者來勢洶洶

仔細思考,Mem 所說的概念並不新穎。「個人訊息的搜尋引擎」這樣的題目過去應該有不少新創做過,但是選擇的時機很重要,隨著 AI 的發展變得更加成熟。現在做這樣的題目,加上 AI 技術基礎,也讓他們成長得極為快速。

關於第二個問題,「回到商業本質,結合 AI 技術真的能夠帶來更多價值與收益嗎?」

這答案可近距離觀察,推出「生產力平台」的科技巨頭動向、Mem 目前面對的既有競爭對手,或許有些眉目。

明明寫了筆記、工作等各種文件,卻找不到真正需要的那一份。然而,這個多數人都有的痛點會造成多少經濟損失。答案是:每位員工在生產力效益上,會損失約 3900 美元。

而 Gartner 有個有趣的數據指出,「專業人士平均需要花上18分鐘,才能找到檔案。(儘管這論點的真實性,長期受到挑戰)。

瞄準生產力痛點,提供各種圍繞在更快搜尋、更快記下筆記等解決方案,或許成為企業和用戶買單的吸力。

目前 Mem 既有的競爭對手,有在企業搜索領域有 Glean,今年 5 月完成由紅杉資本領投的 1 億美元 C 輪融資。

在知識管理方面,也有 Atlassian 的維基式協作工作空間 ( wiki-like collaborative workspace)Confluence 。

當然,也不能不提到主導市場地位、為人熟知的 Notion。在 2020 年估值來到100 億美元。

Notion

Notion 也搭上這場 AI 浪潮,在11 月 17日,他們推出的 Notion AI 。用戶只要告訴 Notion 你需要些什麼,他們就能夠幫用戶生成想要的內容,像是部落格文章、求職信等各種內容。

目前 Notion AI 還無法做到,可生成立即發布在部落格上的文章。而是幫助用戶解決寫稿最頭痛的階段:提供靈感與架構、擬定初稿。用戶可以直接到改稿、潤飾等的寫作後期階段。

隨著 AI 技術成熟,也越來越能看見許多的相關應用出現。但最終還是要回到商業本質:這類應用實際上能賺多少錢,以及這類功能是否確實為用戶所需。而企業、用戶願意花多少錢來買單提升生產力的應用。

參考資料

OpenAI leads $23.5M round in Mem, an AI-powered note-taking app

Glean aims to help employees surface info across sprawling enterprise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