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科技媒體《The Verge》報導談到這家在 2009 年成立、美國創投業者中算相當年輕的 a16z,他們過往的成功策略,在高利率的時代下,會否面臨困境?
這也讓我蠻好奇,a16z 早期如何開創出屬於他們的一條路。與眾多老牌創投業者相比,像是 1972 年成立的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凱鵬華盈(KPCB),1983 年成立的 Accel Partner 等相比,目前成立 14 年的 a16z 還是相對年輕。
對 a16z 印象深刻有幾個原因,除了投資不少知名公司像是,Asana、Skype、Facebook、Twitter、Airbnb、Github、Stripe 等,也催生出不少獨角獸。再來,就是公司的命名,分別取了兩位共同創辦人的姓 Andreessen Horowitz,而 A-Z 中間隔了 16 個字母。
前 a16z 分析師 Benedict Evans 曾給出一段評論:「a16z 是一間靠著 VC 來獲利的媒體公司。(a media company that monetizes through VC.)」
以下,會聚焦在幾個面向上:
1) a16z 早期如何借鏡好萊塢經紀模式,開闢新道路
2) 為何 a16z 和主流媒體疏離,開始自建曝光渠道
3) 私心想推薦的 a16z 關鍵人物:Chris Dixon
內容目錄
a16z 早期開創:借鏡好萊塢超級經紀模式
《The Verge》報導提到在風投中,有兩種賺錢的方法:
- 一種是傳統的和困難的:尋找和投資有前途的企業、幫助它們成長。
- 另一種則是找到一家企業,炒作你的投資,讓它的估值膨脹,接著進一步拋售。
不過,報導也提到第二點,不管公司是否成功,在出售股票前、提高估值,可能會賺錢,即使企業本身無法長期生存。炒作一家新創公司並不是 VC 可以單獨完成的。它需要媒體。
2009 年,Marc Andreessen、Ben Horowitz 創立了 a16z 。18個月裡,籌了近 10 億美元,而且也讓他們聲名大噪,儘管他們以前從未從事過風投業。
a16z 能夠在短時間內,在美國創投業繳交還不錯的成績單,甚至佔有一席之地,不可忽略的是他們借鏡了好萊塢頂尖的經紀模式,並以「透過人才經紀來顛覆風投業」為目標。
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一切得倒回他們在創業時期遇到的關鍵人物:創新藝人經紀公司(Creative Artists Agency,CAA)共同創辦人 Michael Ovitz,aka 好萊塢超級經紀人。
Andreessen 先是創了 Netscape,後來找來了 Horowitz 來擔任產品經理。接著,兩人成立了軟體公司 Opsware,而 Ovitz 從 2000 年就開始擔任這家公司的董事會成員,直到 2007 年以 16 億美元由惠普收購。
CAA 花不到 15 年的時間,成為了好萊塢 90% 的頂尖明星的經紀人。過往好萊塢經紀行業,經紀公司基本上多是以被動提供報價、從中抽取 10% 的方式來獲利。根據 Ovitz 的說法,CAA 能成功改寫這行業,可以濃縮為兩個關鍵:
- 化被動為主動,投資客戶的職涯:Ovitz 認為,「如果打算通過抽取某人收入的 10% 來謀生,那就應該確保將其收入最大化」。確實,CAA 也不把自己定位在單純的媒合角色,也會提供客戶培養專業能力等,來進一步達成收入最大化的目標。
- 壟斷一線人才,為客戶創造工作:CAA 基本上壟斷好萊塢的一線人才,簽下最好的導演、演員等,這不僅奠定了他們在這行的影響力、議價能力外,他更能一條龍地將劇組打包再一起。
這也呼應 a16z 在開始經營的初期設下了「一切都跟人才有關」(It’s all about the talent.)的座右銘。不論是經紀公司,或是創投業,確實都是一門找對人上車、提高新創成功機率的生意。
如何讓客戶有更好發展?如何讓客戶和 a16z 都從中受益?以上的思考,都是 a16z 花更多心力在營運、優渥投後服務的關鍵。這也是他們主打和其他傳統創投業者最大不同之處。
根據 a16z 官網的團隊數據,目前有 417 人,有超過 70% 的成員從事投後服務,像是提供諮詢、人才招募、人員管理、行銷等,幫助創業公司快速成長、擴張。
a16z 從主流媒體寵兒到自建曝光渠道
如同 Horowitz 所說,「記住目標很難,但記住一個故事很容易。每家公司應該有個偉大的故事,因為它可以激勵員工,並有助於向外界解釋公司。」
a16z 了解要說個吸睛又吸金的故事,不僅需要借助媒體的力量,也要有個懂得塑造人設、讓人對故事印象深刻的關鍵人物,這個人正是 Margit Wennmachers 。
能被 a16z 兩位共同創辦人欽點,甚至讓 CNN 評價為「The real queen of Silicon Valley」的 Wennmachers 來頭不小。
在 2010 年以正式合夥人加入 a16z 前,她和 Caryn Marooney共同創立的公關公司 Outcast,服務客戶有 Yahoo、Facebook和 Amazon 等公司外,也有她的現任老闆 Ben Horowitz 和 Marc Andreessen 兩人。最終,Outcast 在 2005 年以 1-1.3 千萬美元賣給英國公關巨頭 Next Fifteen。
在 a16z 成立前,大多數創投公司都認為沒有媒體是好的媒體。但身為行銷和公關策略專家的 Wennmachers 加入 a16z 後,她開始將兩位共同創辦人推上媒體、分享他們投資背後的想法。這也帶動其他創投業者想要模仿的潮流。
Wennmachers 接受 《Wired》專訪表示,溝通取決於一個選擇:一個人玩進攻或防守。當然,防守是賭注。必須這樣做。但是,通常,在想法世界中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是塑造這些想法,創作它們。接著進攻。
甚至,Wennmachers 也鼓勵 Andreessen 在《華爾街日報》中寫專欄文章,像是最有名的文章《Why 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就出自於此。
但為什麼到了近年來,a16z 開始疏遠主流媒體、自建媒體渠道,也陸續投資了不少非主流媒體,像是 Clubhouse、Substack 和 Elon Musk 的 Twitter 2.0 ?
這一切都得倒回 2015 年的矽谷「惡血」事件:Theranos 詐騙案。
雖然 a16z 不是 Theranos 的投資方,但 Andreessen 都蠻力捧 Theranos 辯護,並暗示 Theranos 創辦人 Elizabeth Holmes有機會成為下一位 Steve Jobs。直到後來 Theranos 詐騙案被揭露後,主流媒體對於創投、新創的立場有了些轉變:從過去的力捧,到當時的質疑、批評。
與其修補彼此的信任關係,不如自建渠道。
1) 建立自媒體:身為 Twitter、Facebook 的投資方,也深知社群媒體對品牌的重要性。不論是 Andreessen 或是 Horowitz 在 Twitter 的粉絲數都分別超過 120 萬、63 萬。另外,負責 web3 的 a16z 合夥人 Chris Dixon 也有 88 萬人。Andreessen 也在 Substack 上開設電子報。
2) 自建媒體網站 Future:2021 年 6 月,a16z 推出了科技媒體網站《Future》。領域橫跨 WEB3、加密貨幣、生物學、遊戲和社群媒體,也有文章、影音、Podcast 等多種內容形式。不僅有 a16z 的內部作者外,更找來產業專家、潛力新星等外部撰稿人。這幾乎展現他們插旗傳統主流媒體領域的野心。
但《Future》大概只維持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傳出永久關閉的消息。隨著大部分的編輯離開後,網站上的內容、電子報也開始出現停擺,文章最後更新時間停在 2022 年 10 月。(有興趣的讀者,很推薦可以逛逛 Future,裡面的內容都蠻扎實。)
關鍵人物密度高
a16z 的關鍵人物,除了有共同創辦人 Andreessen、 Horowitz ,和說故事高手 Wennmachers 之外。另個,身為負責 Web3 領域的 a16z 合夥人 Chris Dixon,是我私心蠻想介紹的人。
身為加密貨幣麻瓜,對這領域的了解幾乎為零。但在上週寫 Google I/O 電子報時,看了些資料、逛到 Dixon 的部落格,連續看了好幾篇他對於職涯發展、產業觀察後,覺得寫得也太好看了吧。
其中,《If You Aren’t Getting Rejected on a Daily Basis, Your Goals Aren’t Ambitious Enough》這篇直接打中我心。雖然標題乍聽很雞湯,但蠻喜歡的點是,沒想過被拒絕的正面意義,還可以這樣解讀。
他談他自己在沒有創投相關經驗下,面試了上百間的創投、新創和科技公司,不論高低職位他都去試,但不斷被拒絕。
他發現,面試官不是真的拒絕他或他所擁有的潛力,而是他有點特別的履歷:工程師、哲學和數理邏輯學位、small bootstrapped startups(Bootstrap,代表不募資、用自己的錢做別人生意的意思)。總之,不斷嘗試後,他最終拿到了 BVP 的 offer。
過去,他曾創了兩家新創分別是網路安全公司 SiteAdvisor(2006 年被 McAfee 收購)、推薦系統 Hunch (2011 年被 eBay 收購)。現在他也是專注在種子輪階段的 VC Founder Collective 共同創辦人。
Dixon 之所以特別值得一提,除了以上的私心原因外,他在 2012 年加入 a16z 後,也陸續參與了 Coinbase、Uniswap、Avalanche、 Dapper Labs 等投資。
在 2013 年,Dixon 完成了 Coinbase 的 2500 萬美元 B 輪融資,到了 2021 年 4 月 Coinbase 上市,這筆投資帶來了巨額回報。他也在 2022 年拿下《Forbes》年度頂級風險投資者「Midas List」榜首。(今年則是第 25 名)
結語
《The Verge》報導的結論幾乎呼應它的標題〈Andreessen Horowitz saw the future — but did the future leave it behind?〉。
它認為過去 a16z 能夠取得不錯成績的關鍵,在於成功的公關、媒體策略和低利率的紅利。但隨著Fed 升息等大環境與過往不相同的情況下,a16z 能繼續締造輝煌嗎?作者持懷疑立場。
不過這樣的論點,似乎太簡化過往 a16z 的成功都限縮在行銷、公關等服務上。反而,忽略了 a16z 對於新創在成長策略和擴張的早期投資。
此外,不論在參與了 Facebook、Airbnb、Github 等投資,或是早期投資 Coinbase 等,都顯示 a16z 對於趨勢的敏銳與前瞻。而且,a16z 幾乎可說是人才聚合器,能夠找來業界頂尖人才外,也可以吸引具備市場潛力的公司。
參考資料
- The World’s Top VC Firm is Modeled After a Hollywood Agency | by Kareem Sabri | Archimedes Blog | Medium
- Why Andreessen Horowitz Models Itself After A Hollywood Talent Agency – WSJ
- The Mind of Marc Andreessen | The New Yorker
- Andreessen Horowitz Is Blowing Up The Venture Capital Model
- Andreessen Horowitz, Deal Maker to the Stars of Silicon Valley – The New York Times
- The real queen of Silicon Valley
- The Unauthorized Story of Andreessen Horowitz
- Andreessen Horowitz saw the future — but did the future leave it behind? – The Ve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