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G這是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反歧視浪潮下,我們更該關注隱藏在日常的「微歧視」!

反歧視

Photo by Koshu Kunii on Unsplash

日前,美國亞特蘭大槍擊案造成6名亞裔女性喪命的悲劇。這是繼去年5月美國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事件後,再度引發各界關注反亞裔、反非裔的種族歧視事件。然而,重大案件卻也突顯特定族群所承受的日常性騷擾與歧視等。

身處在現代,仍有許多人因為自己的種族、性別,甚至是性取向等特徵,受到他人的言語攻擊、訕笑,或是調侃等,這些都是令人感到不舒服的「微歧視」(Microaggression)!

你也曾經歷這些「微歧視」嗎?

試想以下的情況:一名亞裔美國人的學生,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受到教授的「你英語講得很不錯的」稱讚。但這實際上是英語這是該學生的母語。

又或者,一名白人婦女進入電梯,看見一名非裔男性時,下意識地將她的包包夾得更緊。甚至,在工作聚餐中,男性學者對身旁的女性助理說:「女生就是該幫忙倒酒!」的言論。

什麼是「微歧視」?

微歧視(Microaggression,又譯微侵略)是在日常生活中,對特定邊緣群體的隱性偏見,如其名這些行為可能是微小的、有意的(但多半是無意的)的行為或言論。

微歧視和歧視(discrimination)的最大差別是就在於「歧視者意圖的有無」。微歧視通常是歧視者無意、無心地展現出某種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的行為或言語。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2-2.jpg

微歧視是最早由精神病學家皮爾斯(Chester M. Pierce)於1970年代提出。後來會被廣泛討論則是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隋文(Derald W. Sue)及其同事,在2007年發表微歧視的相關論文。且後續持續出版相關著作。

文中更精確界定微歧視是「在日常用詞、行為或環境上短而常見的侮辱,不論其有意或無意,向有色人種傳達出敵意、貶抑或負面的種族輕視和羞辱」(這個詞一開始是針對有色人種,後來被廣泛運用在許多地方)。並進一步提到微歧視會以三種形式出現,包含微攻擊(microassault)、微侮辱(microinsult)和微失效(microinvalidation)。

【延伸閱讀:從《少年的你》看霸凌的旁觀者效應,冷漠扼殺了一條青春的生命!

是什麼導致微歧視

約翰傑伊刑事司法學院( 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心理學教授納達爾(Kevin Nadal),長期關注微歧視等研究,就曾強調若直接詢問歧視者為什麼要在別人進來時,用力夾緊皮包,或是說出帶有性別歧視意味的言論。

對方多半會「極力否認」。沒有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事,正傳達對特定群體歧視的意涵。且在微歧視中常見的案例中,大多隱含對不同族群的「負面刻板印象」,而會不自覺地有相關言行出現,則與「內隱偏見」(Implicit attitudes)有關。

Photo by Josh Olalde on Unsplash

我們對於人、事、物或理念等都會有特定的評價,有正負向的。這在社會心理學中就稱作「態度」(attitudes)。偏見(prejudice)、刻板印象(stereotypes)、歧視都屬於態度的一部份,其差異在是表現在情緒、信念與行為。

在開始談內隱偏見前,先來談談偏見。偏見是針對特定團體內的人抱持負面或敵意態度,屬於態度中的情感成分。可能因為對方屬於特定種族、性別、性傾向等,而對對方有敵意或不友善的態度。內隱偏見,顧名思義是不易被自身察覺,卻會在言行中不經意表現出的偏見。

造成微歧視的根本原因,並不能簡單歸類為單一因素。而是包含個人信念、家庭教育及社會文化等,都可能在有意及無意間,影響人對於特定團體的看法。其中無法被個人直接覺察的內隱態度及微歧視,更是需要被關注的重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