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筆記, 成長策略, 新創筆記, 生產力

時機帶領老牌筆記軟體 Evernote 成功,卻也走向沒落:三大產品策略硬傷

Evernote

為了寫這篇再度打開我那已經塵封已久的 Evernote。寫過這麼多篇筆記軟體,但我真正一開始使用的筆記軟體就是這家老牌筆記軟體 Evernote 。

但在今年 11 月 17 日,這家曾經是獨角獸的老牌筆記軟體 Evernote ,如今黯然收場被義大利 App 開發公司 Bending Spoons 收購。這也暗示一個世代筆記軟體的沒落。

有 20 年歷史、曾是獨角獸的 Evernote,除了做對哪些事之外,也在哪一步走錯、沒搭上對的時機點?

這篇文章主要筆記和參考〈Why Evernote Failed to Realize Its Potential〉所提及的歷史與轉折。我也在整篇內容中,加入了我的觀察與思考。

成立 Evernote :解決人類記憶的侷限性

幫助用戶記下一切他們認為重要的事,想要解決「人類記憶的侷限性」,這是由俄裔企業家、科學家 Stepan Pachikov 在 2002 年打造 Evernote 的初衷。

當然這樣的想法,對提升個人生產力的美國矽谷無疑是癡迷的。直到現今,這樣的論述依然成立,且隨著 AI 技術的成熟也擴大各領域生產力的範疇。打造第二顆大腦、無時無刻捕捉你的想法等,這幾乎是許多筆記軟體的核心主軸。

最初,身為VR、手寫辨識軟體等領域先驅的 Pachikov, 希望打造一款能幫助他記住事務的產品。這和他在蘇聯統治下生活的背景有關。他曾親眼看見好幾代人的文化與集體記憶受到損害,甚至是無法保存。

「我已經失去了很多訊息。名字、事實等,我可以學習和重新學習我忘記的東西,但我不能回到我的學生時代,我的大學時代,回憶那些我原本知道的。」 Stepan Pachikov 說。

儘管 Pachikov 的萌芽想法與 Google 沒有什麼共同之處,但這兩種產品都基於相同的基本原則:「在未來,知道如何查找訊息將遠比記住訊息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在寫《AI 筆記軟體 Mem》提到,「他們想做的事並不是很新穎的原因。」

Mem 主打為了找尋特定資訊,用戶會打開搜尋引擎找到需要的內容,但如果今天的資訊是與個人息息相關的,也能打造一個內建個人訊息的搜尋引擎,讓人方便找到當下所需要的資料嗎?

這件事幾乎在 20 年前, Evernote 就在做,只是它最後失敗了。Mem 能深受大眾關注的原因,莫過於搭上 AI 熱潮,而能否如實地透過 AI 技術解決建立、搜索筆記的生產力難題。

時機如何帶領 Evernote 成功:從 Windows 轉向 Mobile 的大賭注

時間快轉到 2006 年,身為連續創業者、和 Pachikov 都是年幼從俄羅斯移民到美國的 Phil Libin,正準備他的下一次創業。

Libin 同樣也著迷於人類記憶力侷現性的問題,有了過去兩次成功出場的經驗(電子商務軟件公司、訊息技術安全公司)。他迎來第三次創業:Ribbon。類似一種組織、管理工具,能夠幫助人們在儲存、搜尋到他們需要的訊息。

Ribbon 所具備的功能和 Pachikov 最一開始打造的 EverNote (最早的 N 是大寫)極為相似。最後,他們見過面、了解彼此的項目後,就決定合併兩間公司。

Libin 的優先任務是簡化 目前團隊的各種內部項目。他堅持公司專心在產品的理念上,也就是讓用戶能夠捕捉、搜索和儲存任何訊息,無論他們在哪裡。

這成為當時打造產品的重要原則:移動(mobile)。於是,Libin 帶領 Evernote 從 Windows 轉向移動領域。這也讓他們賭對了。在 2007 年剛推出 iPhone 時,Evernote 即成為內建的 app。

Evernote 三大致命傷策略

堅持數據在本機端,錯過雲端熱潮

Libin 有三個對於產品的堅持。

第一,搜尋到找到筆記的延遲秒數要盡可能地越少越好,因此將用戶的所有資料留在本機端,而不是雲端。

如同前面提到的,Evernote 認為查找訊息比記住訊息更重要。因此,Evernote 產品的一大亮點是:「搜索功能」。當時,可以按照日期、關鍵字、主題等條件,讓用戶找到需要的資料。這也連帶定義了他們的產品體驗:能夠重現用戶記憶中的滿足感。

即便 Evernote 注重產品的搜尋功能與體驗,但有個存在於硬體設備上的硬傷:把數據儲存在用戶的設備上。

Libin 堅持搜尋資料到找到資料這之間的延遲秒數,應該要讓人無法察覺出來。這也和串流巨頭 Spotify 的早期發展有類似的原則,在影集《串流王者》中野反覆強調了這件事。

在 2008 年,這也使得 Evernote 錯過了線上儲存、雲端熱潮。當時的競爭對手:Box、Dropbox、iCloud 和 Google Drive 都成為了線上儲存的主導者。

免費版功能齊全、付費版吸力低

Libin 對產品的第二個堅持:推出「免費增值」產品(Freemium product)。免費增值是由 Free + Premium 兩字所組成的,也是在 SaaS 服務中 (Software as a Service)常見的商業模式。

Freemium 主要是以免費的方式,提供產品的基本功能與服務。盡可能地獲取更多免費用戶後,再讓一定比例的用戶願意升級進階服務中。

對 Libin 來說,免費是 Evernote 的價值主張。他相信,隨著用戶使用產品的時間越長,他們需要獲得和儲存的資料也就越多,對用戶而言 Evernote 的價值也就越大。

這裡的訂價策略上,有一大假設是:免費用戶也會為了獲得更多儲存空間而付費每月 5 美元的訂閱方案。在當時,推出免費增值的方案後, 2008-2011 年的免費用戶幾乎呈現曲線成長。

Evernote

這面臨了一個尷尬的窘況,當免費版本的服務和功能都很齊全,而付費版本相較於免費版並沒有多出太多額外功能時,這也難讓付費版用戶有更進一步的成長。

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 Evernote 不被投資者受到青睞的原因。當時幾乎沒有任何 VC 要投他們,其中有一間已經談妥,準備走到簽約階段時,對方突然反悔。

最終,是一位來自瑞典鐵粉用戶寫信,告訴他們他有多愛 Evernote ,喜歡到想要投資他們。最後他投了 50 萬美元,拯救只剩下三週資金就會燒完的 Evernote。

並在短短三年內,他們就盈利。接續,就有了知名創投投資了 Evernote,完成了 A、B、C 輪融資。

推出各種奇妙定位的新產品

2011 年, Evernote有了更多資金後,旗下開始推出各種不同產品。有 Evernote Peek、Evernote Food 和 Evernote Hello。

Evernote Peek 是款筆記延伸應用,能將筆記本中的記事變成「問答測驗題」,透過 iPad 2 專用的 Smart Cover 掀蓋來完成考試。概念上很類似智慧型間隔式學習軟體 Anki,把要學的內容變成筆記,透過翻卡的方式記憶。

Evernote Food 則是低配版的 Evernote,讓用戶可以記錄他們的飲食、食譜,或是在哪裡吃、和誰一起吃等。Evernote Hello 的產品概念蠻有趣,它是專門讓用戶建立人脈筆記。

雖然在這階段 Evernote 的產品線持續擴張,和本身筆記產品定位上相悖地混亂感,但他們還是融到了不少錢,完成 D 輪融資。最終正式成為「獨角獸」。

此外,Evernote 也沒有抓到從個人生產力工具,拓展到企業、團隊協做產品的階段。其他對手像是,Slack 、Google G Suite 等產品都成功拓展至企業端。

回顧 Evernote 的成長與商業策略,或許「成也時機、敗也時機」是最能體現的註解。擴張太多產品線,反而浪費了最寶貴的時間、研發成本。

延伸閱讀:筆記救星 Heptabase:結合 Notion & Figma 優點提高生產力

參考資料

Why Evernote Failed to Realize Its Potential [The Full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