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讓人能夠沒有摩擦力地認識新事物,是我在意、也想要做好的事。
隨著《VK科技閱讀時間》內容分散在 FB、X、substack 的某期電子報,或是 Podcast 的某個時間段中,想要快速了解一個人在做的事,就變得不是這麼容易。於是,有了寫這一篇的想法。
如果你只有一分鐘的時間,帶你快速認識《VK科技閱讀時間》:
- 《VK科技閱讀時間》是個有電子報、Podcast 的節目。裡面會聊很多科技公司、新創,他們背後的人物與故事。希望透過科技視角,帶大家認識更多有趣和好玩的事。
- 電子報作者 & Podcast 主持人 VK (也就是我)很好奇科技發展、想看懂科技趨勢和新創的眉角。所以決定每週記錄下那些我感興趣、還看不懂的事。
內容目錄
一開始只是想好好堅持做一件事:還叫 Vicky’s Newsletter 的時候
2022 年 9 月,趁著生日回顧了一下從小到大有沒有好好堅持做一件事。說很喜歡寫作嗎?好像也有一搭沒一搭,在部落格更新一段時間。
開啟這份電子報的初衷,是想試著讓自己好好堅持一件事。每週寫一篇跟科技、新創相關的內容,也希望了解更多關於這產業內的知識。
Stephen Covey 說要「以終為始」,於是我想要不然來開個電子報,中間還歷經瑪斯克收購推特、收掉 Revue,決定搬家到,
假設我每週都要發電子報,理想上每週都會有紀律地產出一篇。目前到現在還沒斷更(拍拍自己的肩。
這份從 2022 年 9 月開始的電子報,已經一歲了。
沒有想過開始寫電子報,到現在會有 2800 多人願意訂閱一個從沒見過、只出現在社群,頭貼還很不正經的人(當時還是吐舌照)。真的由衷地感謝!
沒想到這件事變成全職,也取了個名字《VK科技閱讀時間》
因為工作和個人興趣的關係,從 2022 年中開始看更多關於新創、科技的相關內容,越看發現很多自己本來不懂的事,透過輸出也慢慢看懂,就這樣一路寫到了現在。
寫了不少新創的早期成立故事,也很喜歡這些故事帶給我的啟發。現在,好像也是時候踏上我的新旅程。
接下來,會以全職的身份投入到電子報中。
於是,得幫它取個比《Vicky’s newsletter》有記憶點的名字。後來,決定把電子報名取作《VK科技閱讀時間》。
比起中文名,我更喜歡 Vicky 這名字,但還是有點常見,所以決定把它縮寫成 VK,再加上科技、閱讀的元素。
這是 2022 年 7 月我在第 48 期中,和讀者們分享的近況更新、下一步。
為什麼想專門寫科技、商業、新創類?
稍微再把前面的內容問得更深:為什麼是寫科技、商業、新創的主題?
2022 年,剛好曼報的 Manny 在找 IG 編輯。那時候,蠻喜歡看曼報的,加上過去也有把文章變成圖文內容的經驗,就主動報名了。
後來也陸續弄了十幾篇,要把 2-3000 字濃縮在八張圖文中,去掉封面、最後一張的 CTA。還蠻不容易的,因為要留下什麼最重要的東西、但又要有連貫。
那時候對於新創或是商業知識,也算是蠻有限的,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在看懂這些東西。再加上,工作也剛好需要這樣的知識。
當時,就把一些我想深入了解的主題,把它寫起來變成筆記、很多筆記就變成文章,放在我自己的部落格。有各種關於筆記軟體的分析、Canva 成立故事、PLG 的概念,到後來 ChatGPT 的出現關注了更多 AI 的進展與動態。
對於科技或是新創的主題,開始有了更多好奇和興趣。於是,從 2022 年 9 月開始定期產出一週一篇的科技、新創內容,到了現在。
一直都蠻習慣寫作的,這樣更有機會廣泛閱讀、深入了解和思考某個領域的知識。
只是更早之前的主題是心理科普,現在變成了科技、新創和商業內容。
能和優秀的人合作是轉為全職的契機
前陣子,在讀者回饋中看到幾個蠻常出現的問題,其中有個是:「轉全職做電子報、Podcast 的契機是什麼?」
2023 年 8 月,開始以全職在做這些事。除了原先的電子報、也開了 Podcast。
轉全職契機是成為 M 觀點、科技巨頭解碼 Miula 的合作夥伴。
2023 年 5 月收到 Miula 的私訊,他也蠻看好《VK科技閱讀時間》的潛力和發展空間 。後來,見了幾次面,討論一些合作計畫。
很感謝 Miula 等了我快一個月,才給他回覆。內心掙扎或猶豫的原因是,一方面覺得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機會,另方面也會怕自己做錯選擇,不知道這是不是對的。(實際上沒有對錯,這通常不是一個引導思考的好問題)
或是,在開始寫電子報的時候,也沒有想過說會變成全職在做這件事。
以上,大概就是各種拉扯的內心小劇場。
如果記得沒錯的話,應該是在《快樂實現自主富有 》 Naval 說:「如果不知道要選什麼的話,應該要盡可能選可以和比自己優秀的人一起工作的環境。」
對我來說,可以跟 Miula 合作蠻符合這樣的原則。
還有另一個想法就是,Jeff Bezos 的最小遺憾化框架。如果現在不做,兩年、五年或是八十歲的我,可能會後悔。
有幾個想法,可能沒時間、進入不同的生命歷程等。後來,想抓住這個機會來全職做電子報和 Podcast。
以上大概是為什麼會從兼職轉全職的原因。一不小心寫太長,這裡是濃縮版。如果有興趣的話,歡迎在 Podcast 裡聽十分鐘的版本,可以從 43:02 開始聽~
想聽看看 Miula 從他的角度分享合作的契機與對我電子報、Podcast 的想法,歡迎收看他的直播,感謝 Miula 花了 20 分鐘介紹!
推薦幾篇文章,帶你認識《VK科技閱讀時間》
如果說我在寫電子報一年多的歷程中學到最重要的洞察,肯定是我最喜歡的科技電子報《The Generalist》作者 Mario Gabriele 說的「科技是種視角,而不是一種類別」。
他反思,《The Generalist》寫的是科技,但這到底意味著什麼?隨著科技滲透到我們的世界,要劃定界線這件事變得更困難。比如說,Netflix是一家科技公司還是一家媒體企業?所以幾乎每個商業故事,在某些方面都變成了科技故事。
回顧了一年多來,這誤打誤撞也呼應了《VK科技閱讀時間》的選題。
關注領域不侷限在科技公司上,討論過 NVIDIA、SpaceX、Airbnb 等;也挖掘了加速器 Y Combinator、創投 a16z 早期的成立故事,如何透過反直覺的策略和想法,走到今天。
此外,也花了不少的篇幅討論關於科技如何改變音樂產業,像是討論 Spotify 的出現、泰勒絲的商業版圖,以及科技電子報作者創作之道等。
NVIDIA 是一間少數寫了三次的公司,因為它的內容實在很多,每往下挖掘一次,就會發現有許多新東西。不同於前面兩次是談黃仁勳在 Computex 對於 NVIDIA 的未來想像與觀察。這篇,往回看 Nvidia 早期成立故事、之中的轉折,以及如何決策新的商業機會。
從中,也更加了解黃仁勳在商業決策的思考、如何重新想像目前身處的局勢,以及可以發揮的優勢。
YC 幾乎是矽谷新創搖籃的代名詞,我們熟知的 Airbnb、Stripe、Reddit、Dropbox 和 Coinbase 等,都在創業早期時加入。但在當時是各家創投林立的時期,為什麼他們有了想要打造加速器的想法?在早期他們也奠定了哪些原則,讓他們走到今天?
朋問,「你怎麼會寫泰勒絲?她跟科技的關聯是什麼?」記得當時的回答是,泰勒絲的生涯剛好橫跨了 CD 、串流音樂時代。她不只改變了串流音樂的商業模式,在社群媒體走紅前,就用過 MySpace 來經營與粉絲的關係。
這也是很吸引我想寫的地方。和另個朋見面,她開心跟我分享,「我是看了你寫泰勒絲後,去找你提到的報導和影片,覺得好有趣,又重新認識了一次,之中也看到了不同的東西。」
推薦幾集我很喜歡的 Podcast
- EP009. 《面對 AI 內容大亂鬥,如何解決資訊焦慮?》feat.愛料理 / INSIDE 共同創辦人蕭上農 fOx
這是節目第一集有來賓,就是我的偶像、電子報成長的 key person 蕭上農 fOx。我都說,「電子報訂戶成長的好幾次陡升,都是因為 fOx 的分享。」
這集我們聊了他如何辦到很勤地在追科技時事和內容?也能在眾多資訊中有自己的想法?甚至維持日更 AI 圖、做短影音習慣?
從中帶走最重要的想法是,「持續做、累積到一段時間內,內容會有它的能量在。」
以及,fOX 對於一個留言提到「如果內容成效不如預期,他會如何面對?」,他的回覆是:「現在資訊爆炸的好處是,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又是另一回合,反向是,即便是任何內容,廣泛點說甚至是電商的銷售額或流量的大幅增加,因為閥值被提得太高,所以看起來都變得無感,你也會明白,這些東西過幾天後就會過去了 XD」
澳洲設計軟體獨角獸 Canva 共同創辦人 Melanie Perkins 是我的人生偶像。寫過 Canva 幾次創業故事、商業模式。那時,深深著迷於他們的故事。
她隻身一人飛到舊金山,經歷被投資人用各種理由拒絕上百次。終於受到投資人 Bill Tai 的青睞後,有個但書他們得找到有技術背景的團隊。
Melanie 花了三個月的時間,都沒找到合適人選。這時簽證到期,只能先回澳洲。在回程的班機上,她為了讓自己打起精神,寫下了這段話:
「你現在處於一個充滿挑戰的情況,但你可以挺過去。其實沒有什麼真正的壞事發生,你只是習慣快速取得成果而感到沮喪。 這是一個困難的環境。
毫無疑問,你會成功,你會找到你需要的團隊,獲得你需要的投資,並建立你一直想要的公司。你選擇將自己置於一個充滿挑戰的情境。 如果它不具有挑戰性,當你達到最終目標時,你不會感到滿足。」
這是我目前錄蠻喜歡的一集,當灰心、低潮時,就拿出來重新讀一次,總會從中得到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