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疫情的關係,大眾也減少出門,多待在家中,瘋狂追劇的情形是不是也越來越嚴重,但你知道欲罷不能地追劇,其實和心理學中的蔡加尼克效應(Zeigarnik Effect)有關嗎?
一打開影音串流平臺,眼前的每部劇都在呼喊著:點開我!點開我!甚至當游標在影劇上停留一下,它就開始播放預告片,這萬惡的貼心設計,要誰忍住這誘惑呢?
果真,你挑了一部感覺不錯的劇來看,沒想到在看了第一集後,發覺也太好看吧!
在佩服自己選劇的功力時,又好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為什麼每次都在這集要結束前,丟下一個反轉劇情的梗。我要不要再追下去,當內心充滿掙扎時,身體卻很誠實地按下播放下一集的按鈕。不知不覺就把一季給追完,三個小時一不小心也過去了!
內容目錄
蔡加尼克效應:不讓你完成,反而會記更深?!
蔡加尼克效應,由立陶宛心理學家蔡加尼克(Bluma Zeigarnik) 在1927年提出,說明人比起已完成的,更在意的是未完成的作業或體驗。
她將實驗參與者分成兩組,並要求他們完成一系列不同的作業。像是拼拼圖或算數解謎等,其中一組在他們快要完成時,中斷他們正在進行的作業,強迫他們開始完成其他作業。另外一組則是控制組不會被打斷。
在實驗結束後,請參與者回想剛剛自己進行了哪些作業。
實驗結果發現:「比起已完成的,參與者記得更多未完成的作業,而且差了兩倍之多!」為什麼會這樣呢? 主要當我們在面對需要完成的作業,心中就會形成一種想要完成它的需求。
但如果沒有完成,不僅會有緊張、焦慮感受外,你也會牢牢記住這個未完成的事項。反之,順利完成,則可以消除內心焦慮。
下集預告,不把劇情說完,也是種未完成的體驗!
眼看剩下五分鐘,這集就要播完,此時出現一個劇情大翻轉,立馬切入下集預告,內心一定覺得很煩躁,怎麼如此虐觀眾的心,沒有交代完的劇情,成為一種未完成的體驗,就像對參與者來說,未完成的作業,是種懸念。
劇情的懸念最常出現在前面幾集,尤其二到三集,過去Netflix的研究也發現,用戶通常看到第二、三集後,就會決定把整季追完,因此前幾集劇情所拋出的懸念,若讓觀眾順利獲得解決,則追完劇的可能性就會提升。
延伸閱讀:都說不要熬夜!但你知道睡得少,為什麼會危害身體嗎?
而在42–45分鐘的一集影集中,懸念最常出現在一集結束前的10–15分鐘,如下圖深灰色部分,此時最容易出現意想不到的情節,像是主角遇害,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有人會去救他嗎?
於是在下集開始的10-15分鐘,也就是下圖白色部分,會解決第一集的懸念,所以影集的劇情結構多是在上集結束前拋下懸念,下集解決上一集的懸念,這樣的情況在前幾集特別明顯。
我們能如何避免瘋狂追劇?
多數的我們,或許會在看劇前,彈性設下死線,看到第幾集或幾點,就不繼續看,但不願面對現實的你,可能會被劇情所繚繞著,心想:好吧!妥協再看一集,最後還是超過預期的時間,滿懷罪惡感的上床睡覺。
所以,根據社會心理學家奧特(Adam Alter)《欲罷不能:科技如何讓我們上癮?滑個不停的手指是否還有藥醫!》書中,提到三種方式,可以有效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困擾。
第一種,「直接不看」治本。但對多數人來說,追劇是種娛樂和放鬆,這太難做到了,你可以參考下面的做法。
第二種,在一集的懸念還沒出現前,就先停止。
第三種,直接看到懸念被解決,也就是看1.2集的概念。
第二種方法在實行上會比較有難度,因為有時你很難辨別某個特定劇情是不是懸念,如果當影集的主角眾多,穿插每個角色的故事線時,懸念在這集結束前20分鐘就被埋下。
在第三種方法,實行起來會比前者簡單,因為懸念獲得解決,但同時也要小心,別再被捲入第二集的懸念中,否則就會啟動追劇的無限循環!
參考資料:
- Zeigarnik, B. (1938). On finished and unfinished tasks. In W. D. Ellis (Ed.), A source book of Gestalt psychology (p. 300–314).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mpany.
- On binge-watching and overcoming the hook of the cliffhanger: Patrick Allan, “Overcome TV Show BingeWatching with a Lesson in Plot,” Lifehacker, September, 29, 2014, lifehacker.com/overcome-tv-show-binge-watching-witha-lesson-in-plot-1640472646; see also: Michael Hsu, “How to Overcome a Binge-Watching Addiction,” Wall Street Journal, September 26, 2014, this cliffhanger short-circuiting idea was originally inspired by Tom Meyvis, a colleague of mine at NYU, and Uri Simonsohn,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s 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