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

什麼是 PAC 模型?溝通分析學派的 3 種自我狀態

PAC 模型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要成長、往下一階段邁進,就難以迴避兒童時期的自我狀態。這也是「溝通分析學派」所構建的 3 種自我狀態,這就不得不提到其中 PAC 模型,而不同自我狀態間又有哪些差異?

在英國心理諮商經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以「溝通分析學派」為基礎。為了更深入解釋穿插在書中的理論,這篇會仔細探討溝通分析中的 3 種不同自我狀態。

什麼是 PAC 模型?

溝通分析學派(Transactional analysis)認為,每個人都有三種不同的自我狀態。分別是父母(P)、成人自我狀態(A)和兒童自我狀態(C)。而這樣的自我狀態是對於人格結構的假設,因此也稱作 PAC 模型。

這個學派是屬於後精神分析學派,因此,也剛好對應佛洛伊德提出人格組成的三部分,分別為本我、自我、超我。

延伸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心得:從溝通分析學派重新看待諮商

父母自我狀態 (Parent Ego State)

父母自我狀態(Parent Ego State),也就是說人的行為和父母一樣,從父母身上學到的價值觀、評斷標準、成功與失敗等等。

小時候的你,對很多事情都是懵懵懂懂。此時,父母多半會成為「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對象」。模仿父母的行為、言行舉止等,逐漸內化成為自己的。

父母同時也是「規則的制定者」。他們會允許你可以做哪些事情,像是寫完功課就可以去玩、考前幾名就買你喜歡的玩具。同時,也會設下各種禁令,來禁止小孩做某些事。包含不能超過 11 點還沒回家、不能沒有告知就出去等。

小哲是一個對自我要求很高的人,這或許可以回推到以前父母都會對他要求十分嚴厲,不管是在課業上,或是在做人處事上,都對他特別有要求。像是寫完功課要繼續看課外讀物、考試沒有達標就會受到嚴厲懲罰等。

這也讓他在成年後,在面對工作幾乎都是使命必達完成主管的要求。每天加班超過 2-3 個小時,對他來說,已經成為常態。

即便如此,在別人眼中,他已經是一個很優秀的工作者。但在他的內心總是會有永遠無法完成他人要求、滿足別人期待的內疚感,不斷質疑自己「為什麼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

Photo by Juliane Liebermann on Unsplash

這些在兒童時期留下的規則,卻也會逐漸在成年後影響著我們,最終成為我們衡量自己表現的準則。

當我們也會用從父母身上學習到的標準來評斷、衡量自己的時候,就是處於父母自我狀態,尤其是挑剔型的父母。

在每個人身上中,都有父母自我狀態。

你會評斷,甚至是審判誰呢?如果你想不到類似的案例,或許可以想想那個對象是不是你自己就已經成為那樣的角色。

兒童自我狀態 (Child Ego State )

兒童自我狀態(Child Ego State )是指重現、重演過去在童年學習到的思考、行為和情感。在這個狀態中,會體驗到自己的行為、感受和小時候的自己很相像。

在兒童自我狀態中,可以分上下兩層,上層是「自然型兒童」、下層是「適應型兒童」。

一般來說,在幼兒時期我們會自然而然經歷到各種基本情緒,像是快樂、開心、憤怒、悲傷、恐懼和驚訝等。這些情緒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也就會自然而然表現出來。

所以,在「自然型兒童」的狀態裡,這些情緒會自然而然地出現。

但是「適應型兒童」的狀態,則會因為情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行為、情緒的改變。像是原生家庭是個講求不要輕易表達情緒、有淚不輕彈,甚至對小孩行為要求非常嚴苛等。

那麼這樣的兒童可能就會壓抑自己的情緒,慢慢地也不太會去表達、體驗自己的情緒。為了適應父母的規則,不得不壓抑自己表達某些情緒,這就是「適應型兒童」狀態的概念。

就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一書中強調的:「成年後的很多行為,都是從兒童時期學來的 。」

也就是,我們成年後對於情緒的表達和感受,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小時候是如何學習和表現的。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成人自我狀態(Adult Ego State )

完整的三種自我狀態,包含兒童、父母、成人。這三種狀態,都非常重要,對生存都具有價值。

成人自我狀態(Adult Ego State )是指我們能以理性、不情緒化的方式,來處理當下發生的事情。有趣的是,只有在成人狀態下,我們對自己才有新的了解。

不管是在兒童自我狀態,或是父母自我狀態裡,都難以對自己有新一層的認識。在兒童自我狀態中,只是不斷體驗過去所具有的基本情緒;在父母自我狀態中,可能處在批評或教育別人。

雖然學過諮商的人,大概可以理解,但以下這段再度出現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一書中的時候,還是覺得很發人深省。

這樣的洞察也圍繞在賦能的概念上。「我們的感覺是自己選擇的,我們選擇要生氣或悲傷」,沒有任何人能夠讓我們產生任何感覺或情緒,除非使用武力或威嚇。

歸根究柢來說,是我們自己決定和選擇要有什麼感覺。過去的經驗也會讓我們在面對類似的情況下,不經大腦就做出自動反應。

要責怪別人害你不快樂,你面對的選擇是,你還要繼續這樣多久? 可以選擇責怪(兒童自我狀態),也可以選擇負責(成人自我狀態,肩負起自己的行為與情緒)

當可以為自己做點什麼、展開行動,你就會了解自己可以掌握的事情,就會明白自己有力量改變你的處境,更重要的是,你有力量改變你自己。

Photo by Everton Vila on Unsplash

存在哪種狀態,沒有好壞之分

當我們問某人處於何種狀態,其實是問他處於何種「存在方式」。是父母自我狀態、兒童自我狀態,還是成人自我狀態。

人的自我狀態是不停在變動的,沒有好與壞,只是描述、覺察一個人真正的模樣。 而且自我狀態會隨著不同時間與情境有不同的呈現。

意識到自己在哪種狀態,可以如何調整讓自己活得真實才是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