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G這是心理學, 正向心理學

如何擁有「成長心態」?3步驟讓你不再我就爛、邁向成功

成長心態

網路meme「我就爛」,你相信能力可以透過學習增長嗎?

你覺得你是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透過努力和經驗累積,進而有所改變的「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還是你覺得能力在怎麼努力根本無法改變的「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呢?

究竟什麼是成長心態,甚至為什麼會被大家追捧為「成功者才具備的特質」,接下來我將一一解答。

如果你選擇後者的「定型心態」,其實沒有關係。因為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幾乎同時是兩種心態共存的,要如何才能達到成長心態,其實只需要三步驟。

總是學不好,我還有機會變強嗎?

歷經多次大考失利後,依舊沒考上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學校,又或者常常因為KPI或業績沒有達標,在職場被主管或同事罵到臭頭,這樣的你會如何看待失敗下的自己呢?

反正在家人、老師、上司或其他人眼中,我就是魯蛇、失敗者,不管我多麼希望可以變好變強,但似乎做再多的努力,最終我的學業或工作能力都不會有明顯的進步,因為打從娘胎出生能力就定型了,而且無法改變。

又或者,會認為失敗、犯錯等是一種學習機會和經驗,幫助自己認清哪一部分需要加強,積極透過學習改善自己曾經犯錯的地方,讓自己變得更好。

答案是「會的」!

Photo by Jon Tyson on Unsplash

你相信能力,可以透過後天學習而來嗎?

  • 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認為人的智力及其他能力等,可以透過後天學習進步成長。面對失敗、挫折或批評等,難免會有難過、失落等情緒,但這類型的人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解決或改善眼前的失敗,並不斷從中學習,努力不懈地修正錯誤,享受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
  • 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則是認為智力或其他能力是一成不變的,並且覺得失敗就是缺乏能力,即便努力學習也沒辦法改善在出生後就被定型的能力,而「害怕努力、害怕失敗」是定型心態者的特點。

成長和定型心態理論的概念,是由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教授提出,概念很容易理解。討論人對於能力或素質抱持哪種信念,是認為可以透過學習而進步的成長心態,還是在出生後能力就無法大幅改變的定型心態?

理論的核心關鍵就是,當人面對失敗或挑戰時,抱持的是哪一種心態和信念。以及,心態引發哪些行為來幫助自己渡過挫折或難關

因此,具有成長或定型心態的人,在面對挫折、失敗狀況時,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 要注意的是,人是同時具有成長和定型心態,取決於我們在哪種情境或能力表現出來。

像是有人對數理科抱持定型心態,但在語文科抱持成長心態,兩種學業能力就會不同,取決於你對特定能力是否可以改變的信念及行動。

在年幼可能是某方面的資質優異者,不需努力,就能達到別人無法企及的成就。因此認為努力是能力差的人,才要做的事。

自己資質已經夠好,就不需努力學習,再加上如果自己非常努力學習,結果卻不如預期時,是不是就間接造成自己不夠好的事實,那不如不努力,這樣還可以說其他藉口,導致自己失敗。

【延伸閱讀:你所不知道的刻板印象正在威脅你!刻板印象、偏見、歧視有什麼不一樣?

擁有「成長心態」?三步驟讓你輕鬆達成

看完兩種不同心態介紹後的你,是不是迫不及待想知道如何才能保有成長心態?根據杜維克教授在《心態致勝》(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一書中,提出多項步驟幫助大眾改善定型心態。

主要聚焦在擁抱自己的定型心態,我們同時具有成長和定型的兩種心態,在改變開始前,覺察並接納自己的定型心態,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以及,注意是什麼會觸發你的定型心態,可能是在面臨極度困難的挑戰時,內心的聲音告訴你「算了吧!放棄會比較快」或是某個老師、同事或主管出現時,讓你擔心是否因為表現不佳,而導致自己有不好的評價或印象。

覺察和注意定型心態出現的時機,提醒自己將注意力聚焦在學習的過程,逐漸調整為成長心態的信念。而信念伴隨的行動更是重要,是否嘗試去學習,面對失敗是如何修正自己的錯誤等等,因此成長心態及行動,是決定個人在特定領域的能力與表現。

你曾經對自己說過「我擁有都學不會XXX」嗎?但你有想過其實你「只是還沒學會」而已,兩種話語雖然傳遞相似的結果,但卻給人完全不同的感受。

杜維克在 2014 年的 TED Talks上分享以下這段故事,芝加哥有一所高中,在學生未通過測驗時,不會在成績單上用紅字標出「不及格」或「F」等字眼,而是給他們一個「還沒」(not yet)的評語。

看見自己某科被當、感受到深深地挫折、甚至覺得自己沒用、一事無成的自卑想法。替換成「 還沒過 」,不僅也給學生信心,讓他們了解自己還在學習的路上,並鼓勵他們繼續下去,不要放棄。

【延伸閱讀:認識過度辯證效應!不可以用「獎品」,來鼓勵孩子探索興趣?

沒有完美的理論,持續努力學習是成長心態的核心價值!Photo by Mossholder on Unsplash

沒有完美的理論:成功並非只是心態問題

最後,沒有一個理論是完美的,而成長和定型心態理論也是,學界對於該理論存在不同批評和質疑聲浪,像多年來嘗試複製該實驗,卻從未成功過的心理學教授蒂莫西·貝茨(Timothy Bates)及其同事,質疑該研究有效性的問題。

另外,如同社會科學教授大衛‧詹姆(David James)所說「很高興能看到智力並非是遺傳的和不可改變的事實,」

但同時他也認為二分化的心態,對人的侷限性已經超過它的用途,也就是說容易把個人的失敗歸咎於自身的定型心態。

我們都知道個人的成敗,是無法歸於單一因素的。

只能說成長心態在成功的因素當中,它是個人可控的因素,其中也包含許多不可控因素,像是時機、運氣及家庭背景等,而這項研究也提醒著我們,個人信念的重要性,後天的學習與努力更需要被社會及教育重視,而非鼓吹無需努力的資質就能獲得的成就。

參考資料

  • Carol S. Dweck。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台北市:天下文化。
  • “Schools are desperate to teach growth mindset”. The Spectator.co.uk. January 21, 2017. Retrieved November 26, 2019.
  • Rustin, Susanna (10 May 2016). “New test for Growth Mindset”. The Guardian. Retrieved November 26, 2019.Retrieved November 26, 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