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只要是人就會必經的過程。但醫學教育往往使醫病關係停留在「生物醫學」層面,反而忽略醫學也涵蓋人文層面的關注。像是人際關係、社會脈絡、跨文化意涵,以及個人詮釋等諸多因素。
對於慢性疾病患者的照顧,應從「同理方式、傾聽患者的病痛經驗」。接著,將病患的病痛經驗轉譯,其象徵的意義是什麼。最後,將病痛的象徵意義,放入病患的生活意義詮釋。
這是《談病說痛:在受苦經驗中看見療癒》作者凱博文醫師(Arthur Kleinman, M.D.)不斷強調且提醒的。雖這本書最早在1988年出版,但時隔30多年後,依舊是不能錯過的醫學人類學中的經典。
或許,不太熟悉人文臨床[註1]、臨床療癒、醫療人類學的讀者,可能會有些猶疑和退卻。但我必須誠實地說,雖然我對相關領域稍有涉略,剛開始閱讀時,以為會有些生硬難懂。結果我卻情不自禁地,只透過幾個睡前閱讀的時間,跟著作者凱博文的文字,讀完整本書。
內容目錄
凱博文溫柔筆觸下,慢性病患都有自身的病痛經驗
身為精神科醫師、哈佛醫學院精神醫學與醫療人類學教授的凱博文,以溫柔的人文筆觸,深刻描繪不同慢性病患的病痛經驗,並且帶著讀者走進他們的生命故事中,病痛所代表、象徵的意義又是什麼,引導病患觀照自己、詮釋。
「病人的病痛(illness)經驗大不同於醫師關注的病症(disease)。」是凱博文在《談病說痛》中反覆提醒的核心概念。在一次幫嚴重燒傷的七歲女童,進行傷口清創時,需要透過渦流浴剝除壞死、感染的皮肉,撕開外漏的皮肉,清理,包紮傷口。這是非常痛苦的治療過程。
而凱博文問道:「妳是怎麼受得了的,是怎樣的感覺?」
這可能是小女孩第一次被問到這類問題,有些困惑、驚訝。但在之後治療的過程,她不再大叫、推開醫護。也讓凱博文了解到:「病人再痛苦,還是可以和對方好好談一下病痛的實際體驗。」
不同於「生物層面」的醫學,生病受苦的經驗對病人而言,不僅只是病症。還會連帶涉及與家人、社會之間等不同關係上的變化。這也是我們在理解慢性病患者中,較少思考到的。
病痛敘事下,看見病痛經驗的全貌
凱博文主張聚焦在病患的生命經驗、釐清生存的核心條件等。而我們也能從病痛敘事(illness narrative)學習到病患的人生困境是怎麼形成的,可以如何控制下來,並且產生意義。
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活著就是痛苦〉的篇章中,他描述一位有慢性腹痛長達15年以上的魯道夫,最初發病的時候,他正在法國攻讀研究所。但在當時卻一直沒有找出引起腹痛的病因是什麼。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腹痛的狀況逐漸好轉。但他在法國的田野調查卻遇到瓶頸、「卡住了」。而後他沒有完成研究所的學業,回到了美國。求職也頻頻碰壁,不是賦閒失業,就是做著不合適自己的工作。人生似乎也卡住了。
但透過作者凱博文的詮釋,讀者可以一步步地跟著他人類學的視角,更全面地了解魯道夫的人際關係網路、社會地位、工作情況,以及猶太背景等,是如何直接或間接影響他長年來的腹痛。
感受到苦痛、覺得自己正在受苦等,這些多半是在病痛經驗中所強烈感受到的情緒和想法。透過個案自身的病痛敘事,再加上凱博文從人類學的視角,詮釋個案間的病痛經驗,能從中看見相異相同的概況。也能不斷反思,身為助人者、慢性疾病的家屬等,是否如實地觀照到病患本身。
【延伸閱讀:書評《我離開之後》:媽媽為女兒寫下最催淚的生活指南】
參考資料
- Arthur Kleinman(2007)。《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台北:心靈工坊。
- Arthur Kleinman(2020)。《談病說痛:在受苦經驗中看見療癒》。台北:心靈工坊。
- Arthur Kleinman(2020)。《照護的靈魂:哈佛醫師寫給失智妻子的情書》。台北:心靈工坊。
註解
人文臨床:是以余德慧等人所提倡的,希望將人文學科帶進人們受苦之處,直視受苦現場(即廣義之臨床),並由此孕育人文 學科的新思維,從而可以反過來投入受苦現場,成為現場的相關知識。
- 余德慧(2014)。《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台北:心靈工坊。
- 余德慧(2014)。《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台北:心靈工坊。
- 余德慧(2018)。《生命轉化的技藝學》。台北:心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