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職人劇《火神的眼淚》,刻劃消防員志遠(林柏宏 飾演)出勤搶救意圖輕生的個案,但對方最終仍輕生。目睹整個過程的他,開始在之後出勤會刻意迴避案發地,以及不斷在腦中想起與輕生個案的對話等症狀。
以上都是「創傷後壓力症」的典型症狀。雖然多數人對創傷後壓力症的認識,多半來自於戲劇。但在現實世界中,有不少人可能曾經或正在受苦著。
接著,就讓我花三分鐘的時間,帶你認識創傷後壓力症是什麼,臨床上定義的主要症狀有哪些等等。
內容目錄
「創傷後壓力症」到底是什麼?
創傷後壓力症主要是,因為個人遭遇重大創傷事件後(像是曾暴露在真實或威脅性的死亡、嚴重受傷、真實或威脅性的性暴力),出現對嚴重壓力的極端反應。
而我們要先定義一下什麼是創傷事件?可粗分為兩種:人為的創傷事件、自然災害。前者包含性侵強暴、經歷戰爭、綁架等;後者天然災害台灣921大地震、日本311大地震等。且值得注意的是,人為的創傷比自然災害,更可能引發創傷後壓力症(Charuvastra,2008)。
個體遭遇創傷事件,會否發展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主要取決於創傷事件類型(是天災,還是人禍),以及創傷事件的嚴重度。像是過去美國退伍軍人協會就估計,二度到戰地服役軍人,其罹患創傷後壓力症的比例是初次前往戰地軍人的兩倍。
且在遭遇創傷事件後,會依據創傷後症狀持續的時間,診斷為「急性壓力症」(acute stress disorder,ASD)或是「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簡稱PTSD)。前者是在創傷事件後的3天到一個月內出現相關症狀;後者則是相關症狀持續至少一個月以上。
常見的症狀有,焦慮增加、迴避與創傷事件相關的刺激,以及警覺增加等。與急性壓力症出現的病症是類似的。
臨床上如何定義PTSD的症狀?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的界定,可以分成四大主要類別。包含以下,
- 闖入性的再度經驗創傷事件:反覆出現與創傷案件相關的夢境、陷入痛苦的記憶等。
- 迴避與創傷事件相關的刺激物:迴避所有與創傷事件相關的人事物等。
- 創傷事件後會出現其他情緒及認知改變的信號:與他人疏離、認為自己很糟糕等。
- 警覺度或反應性升高:對於環境的警覺性會升高等症狀。
這些部份其實我們可以在《火神的眼淚》中看見,消防員志遠會不斷想起與個案的對話、在之後的出勤刻意繞開案發地、和家人、同事疏離的狀況等。但要更精確來說的話,志遠的狀況其實是「急性壓力症」,而不是創傷後壓力症,主要是相關病症時間尚未持續一個月。
直面恐懼的治療方式
在接續談到治療方式之前,我先稍微說明學界,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病因假設。認為其與制約雙因素模式-莫瑞爾雙因子模式(Mowrer’s two-factor model)有關。
顧名思義,它有兩種層次的行為制約模式。分別是帕夫洛夫提出的古典制約(搖鈴,狗就會流口水的實驗),以及史金納提出的操作制約(鴿子不斷啄按鍵只為了吃到飼料)。
按照該模式的第一層次,人會先從古典制約中,習得特定刺激所產生的恐懼。人在創傷事件後開始會害怕原先不會害怕的刺激(CS,制約刺激)。也就是說,原先的中性刺激(CS,可能家附近的公園)和讓人嫌惡的刺激物(UCS,曾經被人搶劫的經驗)連結。所以當去到同個或相似公園時,你都會覺得有點害怕,擔心會否重蹈覆轍一樣的事情。
第二層次,則是當遇到讓人感到恐懼的刺激,採取迴避的行為,可以得到舒緩,個案就會持續不斷增強迴避行為。簡單來說,只要我迴避讓我會感到不舒服的公園,我就不會一再地經驗到過去被搶劫的不愉快記憶和情緒。
而個案總不可能一輩子都在迴避特定人事物吧? 因此,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出發點,目前多要以「暴露療法」(Exposure therapy)。主要讓個案面對自己內心最強烈的恐懼,並依序從個案可以接受的恐懼強度,慢慢加上去,直到個案能夠加以掌控並消除焦慮。
先前,《報導者》對太魯閣號事故進行後續追蹤報導,並引述消權會會員代表楊適瑋的話,表示:「說實話,消防員心理健康滿常被忽略,大家會把消防員英雄化,被逼也好,是真的也好,你似乎會變得比較堅強。」
近年來,大眾也有越來越關注心理健康的趨勢,且自2019年宜蘭一名曾協助普悠瑪事故救援的消防員輕生後,各地消防局也有積極聯絡學會以課程、講座方式分享心理衛生,或是培養同儕相關的心理衛生能力。而未來會否有如同國外以特約方式聘請外部的諮商資源,進駐到消防局內,是蠻值得好好關注的!
當然沒有哪種方式好或不好,而是當有更多心理健康資源進駐,對於在第一線的消防員無疑是種莫大心理支持。至於為什麼要聘請外部諮商,而不是像是學校內設置輔導中心一樣就好,主要是要避免內部人員利益衝突,或是諮商內容與工作相關,進而導致諮商品質下降。
【延伸閱讀:劇評《東城奇案》:凱特溫絲蕾細膩演出,沒落城鎮縮影下,說不出口的創傷!】
參考資料
- Bessel van der Kolk ( 2017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台北市:大家出版 。
- Charuvastra, A., & Cloitre, M. (2008). Social bonds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9, 3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