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筆記, 生產力

筆記救星 Heptabase:結合 Notion & Figma 優點提高生產力

heptabase

筆記救星 heptabase。取自heptabase 官網

是不會做筆記,還是筆記工具限制想像力?這種蛋生雞、雞生蛋的生產力問題,恐怕是多數人的筆記痛點。如今筆記軟體、以台灣之名加入 YC 的新創團隊 Heptabase,正透過視覺化的方式,解決知識管理的問題。

不管是筆記工具無法完善紀錄思考歷程,或是,每次要找筆記都得大海撈針式地尋找散落在各處的紙本、數位筆記。最後,乾脆憑著印象,重寫一份可能還比較快。這都是大家曾有過的筆記痛點啊。

畢竟,在人人追求高效生產力,又身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知識管理成為至關重要的事。該如何有效地管理知識,並讓這些資訊轉化成有系統地輸出成為內容,是大家渴望想知道的。

不然,市面上冠上「高效筆記術」、「高效工作術」等字樣的線上課程,或書籍怎麼會這麼暢銷。(歪)

如果有筆記救星的出現,或許就能解決大多數有筆記需求人的痛點。這也成為 Heptabase「不做會死」的事。

結合 Notion 、Figma 優點的 Heptabase

可能許多人會認識 Heptabase ,是因為《卡片盒筆記》一書。

不管是在第一篇推薦序上,就出現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詹雨安 Alan 的文章外,或是在大家推薦可以使用哪些筆記軟體,也能看到 Heptabase 上榜。

在《卡片盒筆記》推薦序中,詹雨安提到:「我一直想要建立一個涵蓋我所學一切的知識庫來輔助我的大腦」。

畢竟,人腦有限,不可能將所有知識都記下來。根據心理學家 Hermann Ebbinghaus 提出的「遺忘曲線」來理解,當你學了特定材料後,只要沒有回過頭複習,一小時候就會有 56% 的內容記不起來。一天之後,會遺忘了 72% 。

如何記住、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知識可以從單點,變成線,進一步譜出不同的知識面。最終形成知識的複利效應。

延伸閱讀:《卡片盒筆記》心得:3 個觀念顛覆你對寫作既定印象

在美國創業加速器 Y Combinator 的 Heptabase 介紹頁面上寫著,「想看看當Notion 和Figma 有了孩子」。

不同於常見的筆記軟體 Evernote、Notion,或是以「卡片盒筆記」為概念發展出的  Roam Research、Obsidian等數位筆記工具。

Heptabase 打造出一款「可視覺化」的筆記工具,記錄腦中的思考歷程。

他們結合筆記軟體 Notion 的筆記功能,以及UI/UX設計協作軟體 Figma 的視覺化歷程,也讓 Heptabase 成為目前筆記軟體中特別的存在。

讓用戶寫下各種相關的筆記,都放在白板(Whiteboard)中。接著,用連接線(Connection)串聯不同筆記間的順序、關聯。

如同 Heptabase 的初衷想在全球市場做「 the new Internet of thoughts」,透過 Heptabase 存下每個人思考狀態的  Internet。

在《創業小聚》的報導中,詹雨安舉出,不論是從個人電腦鼻祖 Alan Kay、賈伯斯等人,他們創造電腦的理念,其實就是想透過「集體智慧型」這種共享知識(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方法集結眾人的意見進而轉化為決策。

他強調,「他們的論述其實都是圍繞在讓人們更好的傳遞與創造知識。」

唯一以台灣之名加入 YC 的 Heptabase

在 2022 年 1 月,Heptabase 獲得美國創業加速器 Y Combinator(簡稱 YC)的青睞,也是唯一以台灣之名加入 YC 的新創團隊。

雖然 Heptabase 不是第一個在台灣成長、申請上 YC 的團隊,但是是目前 YC 公司頁面中,唯一一個將地點列在台灣的新創。

更值得注意的是, Heptabase 三位共同創辦人詹雨安、吳雨川、林昱帆的年齡只有24 / 25 歲。

此外,Heptabase 不僅得到 YC,還有 HOF Capital、Kleiner Perkins、Moving Capital、Tonic Fund 等其他投資者的支持。其中,也包含 Socialcam、Triplebyte、Codementor 等創辦人的支持。

2005 年成立、被喻為「創業者的搖籃」的 YC,以「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為使命 。到了 2021 年,YC 的總估值已經超過 3000 億美元。

過去,YC 也孵化出訂房網站的 Airbnb、文件託管服務的 Dropbox、加密貨幣交易所的 Coinbase、與Github齊名的烏克蘭新創 Gitlab 等知名獨角獸公司。

數字要呈現才有感覺,要能夠獲選加入 YC 有多難呢?

每年 YC 會舉辦兩輪加速器計畫,每次都會收到將近 12000-15000 家的新創公司的申請。大約只會有 10 % 的人能夠接受面試。

最終,只會錄取 1 – 2%、約 200-300 家新創團隊,可以順利參加加速器計畫。而錄取計畫的團隊,除了有 3 個月的創業輔導之外,也能獲得 50 萬美元種子輪前(pre-seed)的投資等。

矽谷創業加速器 Y Combinator 。取自Y Combinator Facebook。

維持簡單介面、留下核心功能,成為筆記軟體最大挑戰

攤開目前的筆記軟體,不論是從以線性為方式的筆記軟體 Evernote、Notion,或是以「卡片盒筆記法」概念來設計的 Obsidian、 Roam Research等。

其實,線性的筆記軟體都很難讓用戶體驗到更直覺地視覺化,甚至是連接各種不同的筆記。

基本上,只要有新的想法,打開 Evernote 簡單記下後,回頭再去修改、刪減的機會,就會隨著筆記越多,可能性越低。

再舉 Obsidian 為例,雖然在「關聯圖」中可以看清楚筆記間的連結。

但在寫筆記的過程中,腦中需要有粗略的藍圖,才比較容易在各個筆記間埋下反向連結。這也讓埋入、刪除各筆記的連結比較麻煩,就需要回到不同的筆記卡片中。

然而,更高的門檻就在於 Obsidian 不是很好學。對一個不懂 Markdown 語法的用戶來說,要搞懂介面、設定各種外掛、學會常用的Markdown 語法等。

每個環節都很可能對用戶產生摩擦,最終流失用戶。(可以免費使用的 Obsidian,很可能成為用戶留下的關鍵)

筆記軟體 Obsidian。取自 Obsidian 官網。

所以,筆記軟體該如何維持簡單又直覺地能夠讓人易於使用之外,核心功能卻又是大家需要,而不會覺得太少的情況。(Google Keep Note 的功能真的太少了…)

我認為,各家企業都想涉略筆記軟體,畢竟大家都有筆記、記事,廣義的生產力需求。不管是 Google、Microsoft 這類大企業,或是像 Heptabase 等新創團隊都有人在做。

問題是,卻始終沒有一個更好、最大公因數的筆記軟體出現。大家都有擁護的筆記軟體,但如果要說出一個大家都推薦的筆記軟體似乎很難。

當然,在目前看來 Heptabase 在介面讓人簡單操作,筆記功能又是用戶所需的,是相較其他筆記軟體做得更好的。

畢竟,可以從微觀的「單點」、中觀的連成「線」,再到巨觀的整個知識面,都有很好的視覺化可以輔助。

而 Heptabase 面臨的挑戰,就是大家願意花多少錢,訂閱筆記軟體的服務?

目前推出的是年方案一個月 6.99 美元(新台幣207.72元)。Heptabase 預計在未來推出月方案一個月9.99美元(新台幣296.87元)。

老實說,其實不貴。

只是在這個各種免費筆記軟體當道的現代,該如何做出與免費產品的「差異化」?以及,如何讓用戶真實感受到做好筆記,所帶來的效用?而這件事可以透過數據化嗎?或是,用 AI 等建議方式,為用戶建立筆記的新連結?

當然,「如何在產品上帶出更多的價值,轉換成營收的同時,卻又維持簡單易於使用的界面且核心的筆記功能,」這可能是未來 Heptabase 面臨的挑戰。

無疑,目前 Heptabase 在可視覺化上,肯定是目前的佼佼者。但萬一這項特點被模仿,下一步又會是什麼?

未來有可能走向「一站式」的賽道?

走向「一站式」完成與生產力有關的內容,或許是條賽道。

當 Google、Microsoft 等,都推出自家「生產力」相關的產品,包含 Google Keep Note、Microsoft OneNote 等。

不僅讓信件、日曆、代辦清單,或是雲端文件等,全部都收攏成一起。只要點幾下,就能夠在「一站式」完成所有與生產力有關的事。當然用戶也更不容易離開。

google keep。取自google keep app store。

在 2022 年 6 月 10 日,筆記軟體 Notion 收購日曆服務 Cron。可以理解 Notion 不只要做有筆記、規劃的功能,日曆服務也要加進來,讓整體核心更貼近高效時間管理外。

Notion 更重要的策略就是,用一站式,解決所有關於生產力的問題。

隨著我開始看YouTube頻道「簡睿軟體頻道」學各種有關 Obsidian 的東西後,某天看到一集他談# [Obs#54] Obsidian的任務管理技巧彙總

他提到,裝上日曆、待辦清單、專案管理等等,這些事情你只要打開 Obsidian 後,這些事情在一站就可以完成。

如果你今天是開了十年的駕駛,當你今天把鑰匙插上、發動汽車後,直行、轉彎等這些事情,其實你都不需要過多的思考,就能依序完成。

同樣,這也是「卡片盒筆記」相當重要的概念之一。打造好的系統(也就是好的筆記術),就能讓人更省力、更少摩擦,需要做決策的次數也會變少。

總之,蠻期待未來 Heptabase 的下一步!

後記

最近,一直想寫新創類型的內容,一方面是感興趣,一方面也想換換領域,練習不同的手感。但筆記往往寫了就卡住、躺在 Obsidian裡,直到看到最近部落格內的關鍵字搜尋,出現了「Heptabase 」。

會出現 Heptabase 的關鍵字,其實只是在「想學「卡片盒筆記法」? 3 步驟輕鬆掌握寫作沒煩惱」一篇談到卡片筆記盒的文中,提到了這款筆記軟體。雖然很想寫一整篇介紹 Heptabase ,最後直接拖延了一週啊。

自從讀完卡片筆記盒後,也打開我開始學 Obsidian的契機外,也有機會好好研究新創團隊 Heptabase 。

在這段時間裡,不只是看了 Heptabase 的相關報導外,其實爬了許多共同創辦人詹雨安的文章。聽了星箭廣播的訪談 Podcast 「在 Y Combinator「加速」三個月是什麼感覺?Heptabase 經驗分享(ft. 詹雨安)」。覺得不寫真的不行啊,這間新創也太有趣。

最後,如果對 Heptabase 非常有興趣的讀者,也蠻推薦詹雨安的部落格 Medium ,其中紀錄了他申請 YC 、創業的過程。

以及,CJin is my tonic 成為 Heptabase 的天使投資人的故事,都很值得一看。

Medium 就是很多大神聚集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