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等人所主演的「想見你」在16日迎來完結篇, 也解答觀眾對於黃雨萱、李子維、陳韻如不同角色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而在娛樂重擊專訪《想見你》編劇簡奇峯X林欣慧的報導,曾提及劇中背後的敏感議題是「青少年認同」。
以青少年為主的影劇,常會將「成長中的認同議題」為影劇主軸,討論內容橫跨自我認同、同儕等議題。但《想》劇卻以不同角色所經歷的衝突事件,更細膩地帶出成長中的自我懷疑及無助的情緒,讓觀眾一同走進角色內心所經歷的悲傷與不被理解的痛苦。
不論是個性內向卻渴望消失在世界上的陳韻如、有聽力障礙卻被同儕排擠的莫俊傑,或是帶有陰柔氣質,和喜歡男生表白卻被拒絕的王詮勝,都因為他們的獨特,有著屬於各自的悲傷和不被認同的時刻。
然而,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或許曾遇過和自己不同,帶有獨特氣質的同儕,抑或,在獨處的時刻裡,青少年的自己也曾有過自我懷疑的時刻。
內容目錄
成長中的自我認同議題,其實有心理學的理論根據!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認為人的一生會經歷八個「發展危機」(developmental crisis),而每個階段的「發展任務」(developmental task)就是嘗試解決當前的「發展危機」,順利解決後,才會朝向健康的人格發展。(Erikson, 1958, 1963, 1968, 1980)。
Erikson認為正值12–18歲的青少年時期,面臨的發展任務與危機正是「自我認同Identity ∕ 角色懷疑Role confusion」,還在探索及尋找自我的獨特身分及價值,關於自己是誰、自身所相信的價值與信念,以及該如何適應同儕關係等問題。
倘若在此階段父母沒有允許孩子作足夠多的探索,了解自己的特質與才能等,容易使他們在面臨身分認同上的混亂,並伴隨強烈的失落感、絕望、矛盾,對未來感到茫然,甚至懷疑自己的人生是否有意義等,進而影響到穩定人際關係的建立。
個性內向的陳韻如,有著無法找到自我價值的悲傷!
17歲的韻如,正處於「自我認同Identity ∕ 角色懷疑Role confusion」的階段,對此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在「認同形成」(identity formation)過程中,我們所認識的自己,更多是建立在他人及同儕如何看待我們,以及是否被同儕團體所接受等。
所以,當個性直爽且討人喜歡的黃雨萱,回到未來,而個性內向的陳韻如再度回到她的身體後。大家已經習慣且喜歡黃雨萱個性的陳韻如,卻對原本的陳韻如感到陌生及排斥。
弟弟思源告訴她:「本來不是好好的嗎?怎麼你這陣子又變回以前的樣子,好不容易才開始喜歡妳,拜託,不要再變回以前討人厭的樣子好不好?」
同學也說:「我以前看到你的樣子,真的超級陰沈的,不要說跟人家講話了,妳完全不會想讓人家接近妳耶!」、「我拜託妳,不要再變回以前的陳韻如了,以前的妳超級討厭的!」
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她沒有機會找尋自己,只能努力地藉由好成績,來吸引父母注意,同時內在卻是一個非常渴望被愛、被關注的少女。
面對父母離婚,雙方大聲地在客廳爭奪子女監護權,她內心知道她是那個誰都不想要帶走的小孩。即便在媽媽每晚應酬喝到不省人事,醉倒在沙發上,攙扶她進房間的,每天姐代母職叫醒弟弟上學的,都是韻如,每個細節都有她對家人的關心。
在成長過程中,她成為被父母所忽略的小孩,即便她努力地成為大家討人喜歡的樣子,卻從未被看見,被關心,逐漸地壓抑內心對世界的期待,間接使她的人際關係難以建立。
每個「悲傷」的人,都有不被理解的時刻!
當黃雨萱成功地再次穿越,並阻止陳韻如跳樓後,回到家,她對著鏡子向陳韻如說話:「這次我不會阻止妳,也不會有想要拯救妳的念頭,這次我唯一會做的,是相信妳。相信,也許妳在經歷這一切的悲傷之後,妳會發現,妳會那麼想要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因為妳對這個世界太過失望,是因為妳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期望。」
在經歷自我認同的青少年,開始會對同儕及師長等無心話語感到在意,也逐漸使他們對自身及世界帶有許多的矛盾與困惑。因此,身邊的不管是家人或同儕等,可以幫助他們渡過發展危機的方式,正是「同理」。
每個角色都有著各自的悲傷,而他們都曾有過不被愛,不被理解的時刻。有聽力障礙的莫俊傑(施柏宇 飾演)因為李子維(許光漢 飾演)的關心與好奇,讓他在成長階段有穩定的人際關係。
而個性內向的陳韻如(柯佳嬿 飾演)也因著莫俊傑的同理與愛慕,逐漸打開心房;但如果王詮勝(許光漢 飾演)當時,有同儕或師長社會支持,是否就能挽回悲劇的發生?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也有著不同的氣質與個性,並沒有對錯。同時,某些事件對於每個人能夠因應的能力也會有不同,透過同理的方式,理解他人所正遭受的困境,有助於我們更加了解他們!
【延伸閱讀:不OK沒關係!「網球天后」大坂直美的退賽風波,來談談菁英運動員的心理健康】
參考資料
- Erikson, E. H. (1958). Young man Luther: 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 Erikson, E. H. (1980).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