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筆記

LinkedIn 共同創辦人 Reid Hoffman 人生建議:不創業也要有創業家的思維

在矽谷所有創業家中,私心最喜歡全球最大專業社群網站 LinkedIn 共同創辦人 Reid Hoffman。

去年讀了好幾次,他和幕僚 Ben Casnocha 合著的《第一次工作就該懂》,原文書名《The Start-up of You》,更能貼切地形容整本書的核心精神。

永遠的測試版,我們都是在製品

在《第一次工作就該懂》的前言中,Reid Hoffman 強調,只要表現良好,就會往上升職的「電扶梯式職涯」已經不存在了。

好好讀書,考上頂尖大學,進入大公司工作,從基層開始,表現良好就能慢慢往上爬的故事,在現代幾乎很難再聽到了。

反而,Hoffman 認為,「人人都是創業家」。人生就像是永遠的測試版(permannent beta)。

記得每天都是機會,保持敏捷,持續嘗試與調整,找到屬於自己的競爭優勢,是現代職涯中更重要的事。

機遇要自己養:要找機會,先找人

過去,常看到一些討論建立人脈的論述,總是有種難以企及的門檻。或者,對有點內向者來說,實在很難開啟第一步。

直到我讀到了 Hoffman 對於人脈的看法,我也真的開始嘗試了。

先說結論,真的多了很多不曾想過的機會、認識了新朋友和前輩,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疫後的關係,總覺得這樣的交流和機會,總是特別珍貴。

「機會不會像雲朵飄浮著,而是緊緊黏在人身上。」不管是在尋找,或是評估機會,就是在找人、評估人。公司不會給你工作,是人給你工作。

如何找人、找機會?Hoffman 也給了幾個行動原則。

  • 保持好奇心:很想知道「為什麼」、覺得什麼事特別有趣等。
  • 主動出擊、積極奮起:在會議或活動中,找出你認識且認為很有趣的人,主動找他們聊聊。

-做你覺得對自己有益的事、發揮你的競爭優勢:讓好事發生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很多事情發生。

「即便擁有好奇心,也很機靈,但是機會還是不會自己出現。每個機遇和契機,都牽涉到某人做了某事。」

這是影響我蠻多的一段話。或許,再更進一步解釋是,讓自己成為有價值的、可讓人交換資源,想要認識的人,也會大幅增加連結的機會和資源。

  • 想盡辦法擠進去

Eric Barker 當了十年的好萊塢編劇後,決定重返校園唸商管碩士。但不巧的是,他畢業之際,剛好遇到全球經濟崩盤,這也讓他在求職頻頻碰壁有將近半年。

後來,他決定在 Facebook 上刊登廣告,鎖定在 Microsoft 、Apple 等公司就職的用戶,幫忙他。

結果,真的有很多陌生人鼓勵、幫忙他。最後,他也收到了 Microsoft 的招募信,但後來他選擇了一家影片設計公司。

他把這段經歷打了一個比方,「人資部門就像《三百壯士》裡的士兵,他們按兵不動,沒有權力說『好』,但有很強大的力量說『不』。他們的職責是阻止你向前,你該想辦法跨過他們,讓人幫你介紹可以說好的人。」

最後,推薦 Ben Casnocha 寫了一篇《10,000 Hours with Reid Hoffman: What I Learned – Ben Casnocha》的文章,分享他在 Reid Hoffman 身上學到的 16 件事。

延伸閱讀:【好書推薦】2022 我最喜歡的 5 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