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G這是心理學

認識過度辯證效應!不可以用「獎品」,來鼓勵孩子探索興趣?

過度辯證效應

小心,別讓糖果泯滅了孩子對畫畫的熱情!(圖/Pixabay)

有一個小孩子對畫畫有興趣,假設每次當他完成畫畫,家長或老師都提供獎品作為鼓勵,大家猜猜看,這位小孩子未來繼續畫畫的可能性是?

  • 大幅減少
  • 持平
  • 大幅增加

有讀過教育理論或教養書的讀者,應該會猜到可能的答案是「大幅減少」。這是因為在教育心理學課本、給家長的教養書中,通常都會寫著「如果可以用口頭獎勵方式,鼓勵小孩維持特定行為,就盡量少用或避免實質的獎品」。

身為家長的你,有想過為什麼口頭獎勵會比較好嗎?

除了現實考量可以比較省錢外(誤),其實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來解釋。

稍微認識心理學的讀者,可能會對此感到些許疑惑,「根據行為學派的觀點,用獎品不是可以提升人特定行為的發生嗎?」邏輯是這樣沒錯,但你沒想過的是,實質的獎品反而可能會損害我們的內在動機

如果不希望小孩的內在動機提早被消磨,其實該避免以實質獎品鼓勵小孩,並且替代為口頭鼓勵,因為心理學中的過度辯證效應(overjustification effect)告訴我們:

實質的獎勵或酬賞,像是金錢、獎品等,會損害小孩學習及探索內在興趣的動機與機會。

當孩子完成了自己畫作,想要支持他繼續探索興趣的你,該怎麼做才對呢?(圖/Giphy)

別再空想了,直接來一場實驗吧!

心理學家萊珀(Lepper)和同事1 想探討 3 ~ 5 歲的幼兒是否會因為外在動機的出現,導致原先的內在動機(喜歡、感到興趣等)會有所減損?

他們的實驗也很有趣,在觀察階段,實驗者會測量幼兒花多少時間畫畫,並把它作為對於畫畫的內在動機,主要是為了建立實驗的基準線,他們發現,基本上幼兒的內在動機是沒有明顯的差距。

接著,實驗階段會把幼兒以隨機分派的方式,分成三組

  • 預期有酬賞組(expected reward)
  • 未預期酬賞組(unexpected reward)
  • 沒有酬賞組no reward),即為控制組。

預期有酬賞組,是在畫畫開始前,實驗者會跟他們說:「畫完後會有獎品喔!」;未預期酬賞組,沒有被提前告知畫完會有獎品,所以他們是意外獲得獎品;控制組是用來對照另外兩組,畫完後是沒有任何獎品的。

實驗主要目的就是,觀察預期、外部獎賞這兩種因素,會不會改變幼兒行為動機。

Photo by Jelleke Vanooteghem on Unsplash

沒有獎品後,誰的畫畫時間變短了?

等到實驗結束的兩星期後,實驗者再請幼兒畫畫,再次計算他們畫畫的時間。

研究團隊發現,預期酬賞組別的幼兒,這一次畫畫的時間比之前減少很多,顯示出內在動機的減損,但另外兩組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當研究團隊進一步詢問期酬賞組別的幼兒,為什麼他們以前喜歡畫畫?他們會說:「以前是想得到獎品,所以才常常畫畫的。」由此可知,這組的幼兒,已經將畫畫和得到酬賞的預期反應,產生行為的歸因。

過度辯證效應危險的地方,就是因為理由太過充分,讓人容易推論、合理化自己行為的動機是來自外在的酬賞,同時,也會減損人的內在動機,降低原先從事這件事的樂趣。

用錯獎勵方式,小心澆熄孩子的熱情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前面提到行為學派的觀點,給予獎勵或獎品是一種正增強

但過度辯證效應中,我們卻可以看見適得其反的效果,一旦獎勵行為或鼓勵的界線沒有拿捏得宜,容易出現損害內在動機的可能。

因此,拿捏獎賞的標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透過口語讚美與鼓勵替代立即的實質獎勵,讓小孩了解到,自己為什麼做的原因,是因為喜歡或感興趣,並不是外在的酬賞而影響,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維持他的內在動機!

【延伸閱讀:如何擁有「成長心態」?3步驟讓你不再我就爛、邁向成功

參考資料

  • Lepper, M. R., Greene, D., & Nisbett, R. E. (1973). Undermining children’s intrinsic interest with extrinsic rewards: A test of the “overjustification” hypothe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8, 129–137.

※ 本文刊於2020年10月02日《泛科學網站》同名文章:不可以用「獎品」鼓勵孩子探索興趣?心理學的過度辯證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