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une》公布 2022 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其中設計軟體 Canva 的共同創辦人 Melanie Perkins 榜上有名。而且,估值來到 270 億美元的 Canva,是全球女性創辦、領導估值最高的新創。
本來只想在談 Canva 商業模式前寫一小段創業故事,但不知不覺寫得太長,因為裡頭的故事真的太多,也太有趣,就直接把它拆成單獨一篇。
延伸閱讀:Canva 重新定義設計:由產品導向式成長 PLG 推動的商業模式
![](https://vickyho.com/wp-content/uploads/2022/10/vickyho-1-1024x576.png)
內容目錄
除了 Adobe 等,難道沒有更好用的設計軟體?
時間倒回 2007 年,身為西澳大利亞大學設計講師的 Melanie Perkins 不理解為什麼要花一整個學期才能學完設計軟體。而且,整個設計軟體的介面複雜到不行,非常難使用。
學習門檻高、價格高昂、操作技術困難等,是她對現有的設計工具感到失望的主因。難道沒有更好、更便宜的方法可以幫助用戶掌握設計技能的產品嗎?
除了深刻體驗設計軟體的痛點,當時她也看見社群媒體Facebook 的崛起。用戶可以很輕鬆地就能使用,似乎都不需刻意學習相關背景知識就能上手。這讓她心中有了想讓「設計軟體變得更簡單、線上化和方便協作」的想法。
這後來也成為她想打造「任何人都能創造出漂亮設計」的願景。設計不只是一小部分會使用 Adobe 等複雜設計軟體,才能做到的事。
為了驗證讓更多人輕鬆設計的想法,Melanie Perkins 切進的第一個賽道是:「畢業紀念冊」。讓她看見這項設計需求的是她媽媽。
身為老師的媽媽,在平時全職教學、沒有設計經驗的情況下,她都要花上數百小時設計、製作畢業紀念冊。這也讓 Melanie Perkins 看見龐大的需求,而她的願景就成為解決方案。
在《Fortune》報導中,Melanie Perkins 表示,這是他們的商業策略,先打入一個可實現的市場 — 澳洲高中畢業紀念冊。接著,再投入更多資源,進入更大的平面設計領域。同時,也能避免掉入許多新創創辦人的常見錯誤,像是過度擴張、有瑕疵的產品,處於虧損狀態的資產負債表等陷阱中。
到了 2007 年, Melanie Perkins 和老公 Cliff Obrecht(當時的男友)開始這趟創業之旅。在這年,他們成立了可以線上設計畢業紀念冊(yearbook)的 Fusion Books。
為此他們建立了網站,開始有了第一個客戶。逐步以郵件行銷的方式推廣自家業務等。 到了高峰期,他們為澳洲 400 所高中出版了畢業紀念冊。
「如果不是那些年我們自己解決問題,學習業務的基本原理、深入了解客戶需求,『我認為 Canva 無法走到今天的模樣』。」Melanie Perkins 在部落格中寫道。
她細數,過去他們學會經營和發展業務、開發軟體和行銷,學到了如何創造產品的基本原理。當產品提供足夠價值時,人們就願意為此付費。
![](https://vickyho.com/wp-content/uploads/2022/10/Melanies-Medium-1024x576.png)
遇到了貴人、第一個投資者 Bill Tai
在 2010 年,他們參加了《西澳年度發明家》( WA Inventor of the Year)獲得了亞軍。隔(2011)年,他們受邀回去參加頒獎典禮,也在這時遇到了第一個貴人、來自矽谷的風投家 Bill Tai 。
他們有了幾分鐘簡短的談話, Bill Tai 對他們說,「如果你們到矽谷,我會跟你們見面的」。之後,Melanie Perkins 寫了一堆電子郵件試圖建立 Skype 通話,但他都沒有回應。
於是,為了見上 Bill Tai 一面,她在寫了一封信。她希望自己看起來很酷,說了自己要去舊金山旅行,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和他上見面。結果,他答應了見面,並要介紹前 Google wave Lead、Google 地圖的共同創辦人 Lars Rasmussen 給她認識。
為了將專做小型出版業務的 Fusion Books 轉成成熟的設計新創,他們需要資金。
在 2012 年, Melanie Perkins 飛往舊金山,好幾個月都睡在他哥哥住處的地板,只為了追西岸的風投家。
可是這一切並沒有想像中順利。不願意支持共同創辦人是戀愛關係、不想和一個沒有創業生態系統的國家做生意等各種被打回票的理由,她都聽過。
她打聽到夏威夷茂宜島有風投和創辦人的聚會,而這是為風箏衝浪愛好者所準備的。為此,Melanie Perkins 和 Cliff Obrecht 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來練習風箏衝浪,也花了不少錢來訂定航班、住宿等。(後來她也愛上了風箏衝浪,不只是因為好玩,她還發現風投家和創辦人都用這方式建立人脈)
這一切的辛苦都有回報,也成為改變他們未來的轉捩點。在那裡,他們遇到了澳洲風投公司 Blackbird Ventures 的共同創辦人 Rick Baker。這是投資 Canva 的第一家大型風投公司。
他們以「Canvas Chef」開始對 Rick Baker 進行 Pitch。他們的願景是,透過這平臺設計師可以在空白範本中任意地把各種圖形元素加進去,就像廚師裝飾披薩餅一樣。後來 Rick Baker 給了他們一些建議後,最後才變成大家熟知的 Canva 。
但這裡其中一個投資條件,就是找到有技術背景的共同創辦人。由於 Melanie Perkins(CEO)和 Cliff Obrecht(COO) 都沒有專業技術背景。
為了滿足這項條件,他們找到曾在澳洲 Google 任職、擁有五年以上的設計與程式背景的 Cameron Adams 擔任 CPO。
三位共同創辦人的角色各司其職。 Cameron Adams 負責打造產品、 Cliff Obrecht 負責商業上運營,而Melanie Perkins 則負責建立願景和新產品的想法。
此時,他們又有了關鍵的一步。為了能夠吸引更多技術人才,他們決定從西澳的採礦城鎮 Perth 搬到了澳洲東岸 Sydney。到了 2013 年,Canva 推出了最初步設計工具,吸引了 75 萬名用戶。
![](https://vickyho.com/wp-content/uploads/2022/10/vickyho-1-1-1024x576.png)
跨過第一個十年,下個成長曲線在哪?
將近十年的時間過去,現在 Canva 已經達到了 9000萬用戶、3200 名員工。根據今年4月 Canva 報告指出,在 190 個國家中每月活躍使用者有 8500 萬,而且在近半年內增加了 2500 萬使用者。
Canva 成為一隻估值來到 270 億美元的獨角獸,而且還持續加速成長中。在市場寒冬中,各家科技巨頭都不斷在縮編、裁員,但 Canva 似乎完全不受影響。
Canva 的下一步?《Fast Company》報導提到,如果你和他們內部的人談過,他們都會告訴你,這是一個設計「任何東西」的平台。
他們下一步瞄準的是 Google 、Microsoft 巨頭下的生產力平台。在今年 9 月剛推出「Visual Worksuite」,裡面有著各個不同與生產力相關的產品,包含文件檔案(Docs)、白板(Whiteboards)、投影片和自架網站。
未來 Canva 能否成為更多人生產力平台的選擇,十分令人期待。
延伸閱讀:PayPal 幫的典範轉移?是時候關注 LinkedIn 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