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要進步1%,一年後你就會成長37倍,」長踞暢銷書排行榜超過兩年的《原子習慣》,到底有什麼魅力,可以幾乎以不到10分鐘的速度就賣掉一本書呢?
其實,這是一本在「講習慣很重要」的書。
當然,它也不只單單講習慣。更重要的是,作者克利爾( James Clear)手把手帶你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行為是如何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在複利效應的影響下,習慣、行為如何改寫我們的人生。
內容目錄
不知如何養成好習慣?是時候讀《原子習慣》
在今年過年前,我迅速花了2-3個小時,看完戴倫哈迪(Darren Hardy)的《複利效應》。但是讓我花了更多的時間,是寫完三大主要目標。下面又有細項要你寫下為了完成這個目標,你必須開始哪些新習慣、戒掉壞習慣等。
但至於習慣該如何有系統地養成或戒除,這部分《複利效應》沒有特別細談。所以,也讓我不知道該如何開始一項新習慣。
而且,最尷尬的是,曾在大學修過「行為改變技術」的我,已經完全忘光,該如何做才能找到自己需要養成的好習慣、改掉的壞習慣,以及要怎麼做才能制定適合自己的習慣養成計畫等等。
畢竟,我們都知道好習慣帶人上天堂,壞習慣一旦養成就如同癮一般難以戒除。但是「如何建立好習慣」、「如何戒除壞習慣」,成為我們最難實踐的絆腳石之一。
我想這也是正在閱讀《原子習慣》書評的你,有同樣了解自己需要改變需求,但難以跨出行動步驟的困擾、煩惱。你想要的解答,通通在這本書內。
不同於同類型暢銷書《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篇幅著重在心理學、神經科學等理論上。《原子習慣》則著重在實務面,告訴你改變習慣,得先改變自我認同。以及,讀者最關心的問題,如何做才能養成好習慣、戒掉壞習慣。
一早起床的你,在做什麼?改變先從覺察開始
希望行為出現改變嗎?得先從自己的生活開始覺察起。
雖然只是微小的改變,但是複利效應正悄悄推你一把。作者就舉例,每天只要進步1%,一年後你就會成長37倍;可是每天都退步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於0。
簡單來說,「習慣」就是重複次數多到足以自動化的行為。更精確來說,習慣可能是刻意或深思後做的選擇,過了一段時間後,變成不再思考卻是每天都在做的行為。
回想一下,你一早起床後的習慣是什麼?是不是下意識地拿出手機、滑一下呢?通常,一晃眼十分鐘不見了。這還好,如果看見緊急工作訊息,一早的好心情,大概就不小心被毀了。連早餐都沒辦法好好吃,通勤路上忐忑不安的。
(如果起床後沒有特別的習慣,也可以思考哪些行為是在你生活中不斷重複做的?)
可是,假設平行時空的你,把這段寶貴的早晨時間,用來閱讀15分鐘。如果以4小時看完一本書來計算的話,一年你就能看完22.8本書。此外,你還拿回屬於你早晨儀式的掌控權。
這,其實就是複利效應。
而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名言「人生就像雪球一樣,你所需要的就是找到濕漉漉的雪和一條長長的坡道」,也為複利效應寫下完美的詮釋。
延伸閱讀:書評《複利效應》:拆解5步驟的老派成功法,幫你年年完成新年計畫
目標只是目標,找出可以改善的微小空間
「目標你想要達到的成果,系統是讓你達到那些成果的過程,」作者克利爾就提到專注在微小改變是習慣養成最重要的一環。
所以,這也是我在看完《複利效應》碰到的問題,我擬定目標了,但是我不知道怎麼開始…..
畢竟,目標只是確立了大方向,但是真正讓你持續進步的是「系統」。換句話說,在你做的每一件事中,找到可以改善的微小空間,盡可能地去改善,並做出調整,才是通往成功的路上。
每個環節都進步1%,每天持續做,你就會看見自己的成長。其實,在一開始我看到這句「找到可以改善的微小空間,」
頓時有點困惑。因為我自己最常做的事是寫作,寫作甚至是我的工作,但是如何拆解寫作的每個步驟,並試圖找出改善的空間,成為我最頭痛的事情。
「寫作的時候,把重點句放在每一段的開頭,」前輩某次對我這麼說。因為我文章的每個段落,幾乎都要到最後一句才畫上句號。這幾乎也會讓讀者失去耐心,作者到底想說什麼。
從這時候開始,我也開始留意,要如何讓重點句(或稱主題句)符合這段的概要,並確保段落和段落之間的連貫性。其實,只是調整這微小的事情,改變也就悄悄地發生。
我寫文章的習慣,通常都是先想標題、小標和內文要如何鋪陳等。更注意重點句的安排,讓我在構思每篇文章的速度有明顯提升,整體文章也更簡潔。
想擁有好習慣?先決定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變身分認同。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會覺得蛤,作者你認真?為什麼要減肥、戒菸等等的,要先改變我的決定成為什麼樣的人。
作者提到,在行為改變中的三個層次,由外到內分別是:改變結果(你設定的目標)、改變過程(習慣、系統的改變)、改變身份認同(改變你的信念、心態和自我形象)。
接著,會衍伸出「以結果為導向」、「以身分認同為導向」的習慣。這兩種模式,卻會有不同的行為改變。
作者就舉例,如果一個人正在戒菸,但面對別人抽菸邀請,以結果為導向者會說「不用了,我正在戒菸,」;反之,以身分認同為導向者則會說「不用了,我不抽菸」。
內在動機的終極型態,就是讓習慣成為身份認同的一部份。從「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到「我就是這樣的人」。想要強化自己的身份認同,可以從改變自己的行為開始。
在設定每個目標前,不妨先想「你決定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很多人會在新年計畫中,訂下一年要閱讀一百本書。但是這樣的目標,只是結果。背後的身分認同,則是我想成為一個喜歡閱讀的人。
以及,你可以透過生活中哪些微小的勝利來證明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只要持續做、重複某個行為,就越強化那個行為的身份認同。最重要的是,只要開始做就好,不需要追求完美。
如果想成為擅長寫作的人,那就不妨從現在開始寫。只要反覆執行,不管寫多寫少,累積了一些作品,它就會提醒你,你正在成為一個擅長寫作的人。或許,還不純熟,但你的身分認同正在改變中。
延伸閱讀:書評《Headspace冥想正念手冊》:每天只花10分鐘冥想,讓你拿回生活掌控權